对比中韩半导体产业现状,中国或成为韩国*大威胁!

分享到:
220
下一篇 >

一、中国半导体四大产业聚落成形

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拓墣产业研究所*新研究报告指出,2016年为中国《十三五规划》启动元年,目标在2020年实现IC产业与国际水准差距缩小,且达整体产业营收年增速超过20%;中国政府自2000年加大推动IC产业力度,搭配自贸区的设置,带动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与中西部四大主要产业聚落逐渐成形。

1、长三角地区

以上海为核心,其2015年产值约为人民币1,792.4亿元,是四大产业聚落中产值*高地区。

拓墣产业研究所指出,长三角地区发展偏重IC中下游,是中国IC制造和封测技术*先进产能集中之地区。

2、珠三角地区

以深圳为核心,其2015年总产值为人民币687.8亿元,以IC设计产值占比*高,指标企业为海思,为IC设计与系统和应用端整合的重要中心。

3、京津环渤海地区

以北京的中关村为核心,其IC产业2015年总产值为人民币624.8亿元,侧重于设计、制造与应用的发展,主要指标企业为中芯国际(北京)与清华紫光集团。中西部地区2015年总产值为人民币505.1亿元。

4、中西部地区

从西安有三星设立的3D NAND Flash产线,以及武汉新芯的NAND Flash扩产,加上紫光集团透过长江存储科技结合武汉新芯进行资源整合,中西部将成为中国重要的Flash制造基地。

特别注意:

除了已成形四大聚落,福建区域的发展也是另一大关注焦点,包含泉州晋华DRAM项目已纳入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生产力”重大项目,加上厦门联芯厂,以及福建省政府计画建设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形成沿海IC产业链。

拓墣产业研究所表示,此一产业链未来若与珠三角的IC设计产业链合作,将进一步推升中国东南沿海在中国IC产业链的影响力。

二、韩IC设计业产业期待转亏为盈

前言:

韩国IC设计业者因持续亏损,面临遭取消上市交易资格危机等,正努力扭转乾坤。然陷入困境的IC设计业者,大多是换了业主或是改变主力业种等,韩国半导体产业界恐出现断层。

1、I&C Technology

据韩国ET News报导,I&C Technology自2012年至2015年连续4年亏损,2016年将尽全力转亏为盈。2016年上半仍为赤字,下半年成功获得韩国电力公司**测量架构(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建构事业的电力线通讯芯片(PLC)订单,I&C内部人员强调,2016年内将能转亏为盈。

2、AMI

在既有的电表上设置模组,让电表可进行双向通讯的架构,可对消费者提供用电量,或进行远距检测等。PLC模组和资料收集器(DCU)为AMI的主要结构。两装置均搭载PLC芯片。I&C独占供应PLC芯片,并将积极争取DCU、模组装置的订单。2016年韩国电力公司发包金额估计约400亿~500亿韩元(约3,569万~4,462万美元),由Inscobee、CNU Global、I&C等争夺订单。

3、正在进行韩国型CPU核心商用化计划的Advanced Digital Chips,2016年可望维持获利。

该公司至2015年已连续亏损4年,在2016年上半成功转亏为盈。2015年该公司换了新主人后进行高强度的结构调整。对以大陆电锅客户为中心的自主研发核心微控制器(MCU)销售相当顺利。Advanced Digital Chips收购经营冷藏设备制造销售事业的KNC Korea,业绩获改善,2016年确定可维持获利,摆脱亏损梦魇。

4、Core Logic计划透过新事业扭转颓势。

Core Logic拟定短期发展目标,透过黑盒子事业在2016年转亏为盈,摆脱取消上市资格的危机。该公司近来推出自主研发黑盒子ViewCore。日前以300亿韩元代价从*大股东Donga ST手中收购医疗设备企业M.I.Tech,推动事业多角化。

从普光集团(Bokwang)关系企业分拆出来的Core Logic,在前母公司STS半导体(现SFA半导体)投入企业自救后,2015年6月由法院接收管理。2016年2月以209亿韩元出售给以大陆电子企业Lead Dragon为大股东的Cheil联盟,5月从法院管理毕业。

5、以音讯芯片为主力事业的Neofidelity,朝生物科技和医疗设备拓展事业领域。2年前*大股东换人。2013年至2015年持续亏损,2016年若再无法获利,恐被列为观察对象。

总结:

韩国业界人士表示,面临遭取消上市或列为法院管理观察对象等的IC设计企业,大部分*大股东以换人,或开始推动与半导体无关的新事业。韩国半导体企业间,为创造综效进行购并的业者不多,令人惋惜。

海外股权出售的案例也频繁传出。2015年存储器设计业者Fidelix 、2016年3月触控IC专门企业Melfas均将股权出售给大陆资本企业。

三、中韩对比分析

如今,韩国共有400多家半导体及相关产品制造企业,主要分为元件、设计、设备、材料四类。大部分中小企业群由设备及材料企业组成,大约总数在100家左右,他们将生产设备或材料销售给元件企业,并与元件企业合作进行产品的开发。余下300多家主要是部件制造企业,生产相关产品。

韩国半导体产业存在的问题:

1、垄断趋势明显

目前韩国半导体产业已形成垄断局势,市场集中度极高,产业的产品构成非常不平衡。

2、产业结构不匹配市场需求

世界半导体市场以非存储型为主,存储型和非存储型半导体的比重为35∶65。韩国半导体市场却是以存储型为主,存储型占到80%以上的比例;非存储型半导体占比,低国产化率也很低只有20%左右,其余80%依靠进口。

由此看来,韩国半导体看似凶猛野兽,其实在辉煌背后隐藏着无限的恐慌。

以存储型半导体为支柱,非存储领域除去面板显示技术,都处于中低端水平。这与美、日的发展格局完全不同,虽然现在辉煌一时,但半导体的小船说翻就翻。400多家半导体厂商,大多数是名不见经传。

在三星、SK海力士撑起韩国半导体一片天的同时,韩国看到了自身也面临着危机,半导体专家发出警告,韩国半导体产业不可过度偏重内存芯片。应对快速成长的物联网、自动驾驶车等多元市场需求,除持续提升内存芯片产业竞争力外,韩国正在推动系统芯片的发展。系统芯片方面,韩国远不如美、日,甚至连起步偏晚的中国都不如。

综上所诉:

韩国半导体现在所面临的困境主要原因还是自身发展不平衡是内在因素,但竞争是无处不在的,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韩国半导体很容易步日本后尘。

但反观中国,中国正处于半导体发展的黄金上升时期,政府更是大力支持,大多数企业与韩国类似,是中低端的水平徘徊,中国将成为韩国半导体的一大威胁或者说是*大威胁。

你可能感兴趣: 首页推荐 图片 半导体 NAND IC设计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