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触手可及的曙光

分享到:
345
下一篇 >

几乎每次市场低迷不振之时,都能在媒体上看到诸如 “危险与机遇并存”、“这是*好又是*坏的时代”之类的话。从这个角度来回顾*近十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史,2015年或许才真正称得上汽车行业近年来危与机二元对立同时又深度结合的*为明显的时间节点。

2015年猝不及防的市场寒冬可谓出乎业内外所有人的预料,在几轮官降大战、加速推新品、小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等多项措施刺激之下,2015年1~11月我国汽车销售2178.66万辆,同比增长3.34%,乘用车微增,商用车大跌,可谓寒风瑟瑟。汽车行业高增速时期曾经做出的各种乐观预测,从 “2009年到2020年,我国车市仍将以平均13%~15%的增速保持增长”,到 “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在2015年达到50万辆”均被现实无情击碎。细化到国内几大自主汽车集团曾经定下的 “十二五”销量与产量目标,乃至合资车企过去规划的在华宏图大略,多数也宣告落空。

在传统车企被市场迎**击的同时,行业外的互联网巨头、科技公司等又在加速涌入汽车行业,布局智能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汽车电商、后市场O2O服务等新兴领域,掀起了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汽车的革新浪潮;国家层面的 “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 “一带一路”、 “大众创业、万众**”等顶层设计也都在不同程度上给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的新机遇,这种市场的极寒、概念的火热、资本的关注和政策的倾斜混合在一起,把201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调成了一杯五味杂陈苦乐参半、绝望与希望交织的鸡尾酒。

在这复杂的味道中,互联网毫无疑问是*为浓烈的一味。滴滴、快的、易到、Uber等补贴烧钱大混战演化至合并发展;传统汽车厂商与互联网公司陆续或合作或独立地向智能汽车、无人驾驶加速进军;车企、经销商集团、电商巨头纷纷探索不同模式的汽车电商平台,意图通过销售渠道和盈利模式的多样化转型谋求新的盈利点;汽车后市场O2O服务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冒头,争夺融资拔地而起又集中倒闭,几大巨头格局初现;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社会资本大举融入;乘用车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客户群体进行深入分析调整产品甚至品牌形象的定位,商用车企业根据快递、整车、冷链为代表的传统物流的消费升级和B2C、C2C的发展趋势改变市场战略……一切都与互联网紧密相连。

显然,在船坚炮利的互联网冲击和改变了许多传统行业之后,产业链长、技术门槛高、资金需求大的汽车行业也开始被其渗透。经由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助推,一向被视为保守的汽车企业也逐渐由被动面对互联网的 “侵入”转向主动拥抱互联网思维的革新。更为重要的是, “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汽车行业做出的跨界协同、深层次融合互联网与汽车制造业的顶层设计,是直指我国汽车行业目前结构性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研究能力弱、自主研发水平低等根本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与 “中国制造2025”、万众创业、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战略协同促进,编制了一张兼顾全局的大网。

从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大到实体行业的不乐观,都说明2015年整个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处于一个迅速变化的大漩涡之中,过去二三十年我们经济赖以高速增长的种种优势和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如今都面临着不可不为的转变。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未来几年同样会继续经历残酷的市场洗礼和转型升级,而 “互联网+”行动计划某种意义上则将是寒风之中触手可及的曙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近日在分析2016年行业发展的机遇时写道:如果在 “十三五”期间,不出现或少出现新的限购城市,加之随着经济发展,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汽车市场“断层”减弱,限购影响会大幅减小;股市如此大的波动,至少不会年年发生;出口下降的局面,随着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海外战略的转型升级和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在 “十三五”期间或能根本扭转。由此展望,新的一年汽车行业将是风雨兼程之中见曙光。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互联网 曙光 O2O 电商 首页推荐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