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和联想都输给了步步高!

分享到:
237
下一篇 >
1.华为小米和联想竟然都输给了步步高!2.传乐视收购Yahoo硅谷精华地段土地;3.中国手机出海 *爱去哪些国家?4.从iPhone 7开始 苹果终于要学习三星了;5.在一条漫长的产业链中,华为跟所有人赛跑;6.Google未来发展将更具体环绕人工智能

老杳推出个人微信公共平台,主推原创及重大突发事件分析,欢迎搜索公共号:laoyaoshow

1.华为小米和联想竟然都输给了步步高!

除了那句被“玩坏”广告词,说起步步高,你还会想到什么?

这家成立于1995年的公司,卖过无绳电话、电脑学习机、复读机、词典、MP3。2004年,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携一众高管创立了OPPO。2008年,**款OPPO笑脸手机A103问世。当时正值波导、科健等一大批国产品牌纷纷没落,但OPPO却卖了400万台。

2011年,步步高推出了手机品牌VIVO。彼时小米也才刚成立一年,8月份发布了**代小米手机,引发轰动。

掌舵OPPO手机的陈明永,是段永平的师弟,浙江大学信电系92届学生;VIVO创始人沈炜,也是在90年代就跟随段永平创业,负责通信科技业务。所以,尽管从股权结构上VIVO和OPPO是两家互不相干的公司,但是我们可以说它们同属步步高系。

在瞬息万变的智能手机市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戏码早已司空见惯,但是这两个没怎么被关注过的品牌,既没有华为强大的技术实力,又没有小米的互联网思维,销量竟然超越了华为、小米和联想!

市场调研机构IDC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前五名的品牌是:三星、苹果、华为、OPPO和VIVO。小米和联想被挤出了前五名。

从同比增长幅度来看,VIVO和OPPO都取得了超过一倍的增长,远超其他厂商。

而另一家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出货前五的品牌为:华为、OPPO、小米、VIVO和苹果。两***加起来销量依然比华为多。

从净利润来看,市场调查机构IHSTechnology中国市场研究总监王阳提供给《证券日报》记者的数据显示,2015年华为以8.6%的净利润率成为了*赚钱的国产手机厂商。OPPO和VIVO分别以8.2%和7.9%的净利润率分列**名和第三名。

这才叫“闷声发大财”。

智能机这么高大上的行业,并不一定依靠互联网才能玩得转,步步高凭借的,恰恰是传统的广告+渠道的方式。

据《证券日报》,2015年OPPO、vivo依靠获利丰厚的线下渠道以及在卫视综艺热门节目砸入重金,取得了利润和品牌的双增长。从《非常勿扰》、《快乐大本营》到《中国好声音》,这几年几乎所有的热门综艺节目,都被VIVO承包了。

渠道也功不可没。如果你去中国某个三四线城市,街上除了山寨苹果专卖店,*多的可能就是OPPO/VIVO门店。2014年底,OPPO拥有近14万家销售网点,而这个数字在2015年底已激增到20万家。

2015年,OPPO通过网上渠道完成的销量,不到5000万台全部销量的10%。

vivo也是从三、四线城市着手拓展。VIVO全球副总裁兼**市场官冯磊称,“我们在线下渠道已经耕耘20年了。今天,我们在三、四、五线市场占据了**的优势。不是我们去抢,而是没人去,我们去了,没有对手当然就是老大。”

目前,VIVO有95%的产品通过线下销售,而天猫、京东的线上渠道只占5%。

不过剧本写到这里显然还没有结束。经历了2015年的沉寂之后,小米和联想今年先后推出了旗舰机型——米5和Zuk Z2,市场评价都不错。今年二季度,谁的销量更好还未可知。

另一方面,整个智能机市场在经历了20年的增长后,**显现疲态。据Strategy Analytics,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3%,至3.346亿部,低于2015年同一季度的3.45亿部。该季度是“自1996年现代智能手机市场诞生以来,全球出货量**出现同比收缩”。

(点击请看大图)

分析师表示,由于多数人已经拥有了一部手机、手机平板或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市场已达到一个转折点。

IDC也表示:“随着中国市场趋于成熟,在爆炸式购买浪潮的顶峰期过了之后,对智能手机的购买意愿已急剧放缓。”

这就意味着,手机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和残酷。观察者网

2.传乐视收购Yahoo硅谷精华地段土地;

相关消息指出,目前已经在美国加州圣荷西设立新总部的乐视,将计画买下Yahoo持有约19.7万平方米 (约5万坪)的土地,预期藉此扩展在美发展事业。

为了进一步布局美国市场,乐视除稍早宣布在加州圣荷西设立新总部,更传出计画买下Yahoo原本在2006年以1.06亿美元收购土地,由于距离乐视总部仅约3英哩 (将近5公里),因此预期将以此扩展乐视在美发展规模。加上Yahoo此块土地更位于矽谷精华地段,因此预期将对乐视布局美国市场有相当发展潜力。

此块土地面积约达19.7万平方米 (将近5万坪),距离Yahoo位于森尼韦尔 (Sunnyvale)总部约4英哩 (约6.44公里),原本计画用于扩展为圣荷西市内**园区,但以目前Yahoo面临转型等情况来看,预期Yahoo将对外转售换取资金。

不过,目前包含乐视、Yahoo均未对此交易作具体说明,同时也未透露乐视收购此块土地之后的具体规划,因此不确定是否将作为乐视旗下影音服务或硬体相关产品扩展,或是聚焦近期揭晓的LeSEE电动车研发、制作工作。经济日报

3.中国手机出海 *爱去哪些国家?

*近,一加手机(OnePlus)的一位市场部员工,去印度班加罗尔出差时,发现机场高速入口的大广告牌,已经从三星变成了国内某手机公司的品牌广告。

他的公司其实一开始并没有将印度当做重要海外市场来拓展,但有**突然发现来自印度的访问量突增,这才意识到要进入印度。

到印度去,正成为当下所有中国手机公司干得*起劲的一件事。2016年4月8日,荣耀刚刚在印度上线了网上商城,几天就有了10万注册用户,这是荣耀16个子网中投入资源和人手*多的一个。

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报告预测,印度有望在2017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大智能手机的消费市场。而且超越中国是迟早的事。

印度人对性价比高的中国智能手机也很欢迎。今年30岁的Mohit Kharbanda,计算机硕士毕业后一直在印度从事IT工作,目前供职于IBM公司。在印度,像他这样的IT人士属于中高收入水平,但Mohit Kharbanda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不用苹果手机,因为价格太高。

过去他用的是摩托罗拉的一款手机。但*近他从印度电商网站flipkart上买了一台华为荣耀手机。价格在23000印度卢比(约等于2242元人民币)。Mohit Kharbanda的另一位朋友用的则是小米手机。

除了印度外,中国手机公司扎堆前往的国家还有俄罗斯、土耳其和巴西。这些国家的共同点是,智能手机行业正迎来大爆发,有庞大移动互联网用户,社交网络比较发达,并有一定电商基础。

IDC的报告称,中国市场对智能手机的需求开始趋缓。这也是国内手机厂商集体出海寻找新大陆的根本原因。

只不过,对中国手机厂商来说,如果还是延续过去几次出海“去库存”的老路,只想着赚一笔就走的话,铩羽而归的尴尬恐怕难以避免。

“菜鸟”也能玩得动

过去,几乎每一次国产手机出海,都是因为行业库存大到必须清理,于是到海外寻找“下水道”市场。类似的逻辑,在中国的服装行业也经常上演。

2004 年,中国国产手机有过一次集体出海潮。当年媒体报道过的一个数据是,行业产量大概2亿部,但市场容量只有8千万部。如此大的产量,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手机公司为了3G备了不少货,但国内3G牌照迟迟不发,*后这些厂商被迫拿这些货去海外销售。那一次去库存的对象,主要是欧美市场。

随着联发科开发出“万能”芯片,手机制造门槛大为降低。手机公司只要采购联发科的芯片,加上其他部件,就可以轻松组装出一部手机,中国国产手机进入山寨时代。国内手机市场的产能也因此剧增,并在2008年迎来库存顶峰,整个行业随之开始再次出海“去库存”。这一次,第三世界国家成了中国手机的“下水道”。

而*新一轮国产手机出海潮的原因,依然是内需市场走向疲软。IDC的数据显示,2015年**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4.3%。这是六年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次出现季度同比下滑。

一些新兴的手机品牌,干脆在成立之初就将目光锁定海外市场。社交媒体的发达,也给了一加这些新兴手机品牌向全球用户展示自己的机会。

一位手机行业内部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说,对中国手机公司来说,印度市场是一个“菜鸟”也能玩得动的市场。

原因在于,印度的功能机市场虽然在向智能手机切换,但速度还是比较慢,各路玩家都有机会“上车”。甚至是非智能机厂商也有机会,很多在中国卖不掉的库存依然可以在印度有销路。

另外,做中**市场的玩家,在印度不会遇到苹果的直接竞争。因为至今苹果在印度还没有官方旗舰店。至于三星,虽然在印度中**市场占主导,但印度的国民收入比中国低很多,消费**手机的人数很少。大量印度人还是倾向于购买性价比高的智能机。在这点上,一向以价格优势见长的��国厂商可谓驾轻就熟。

一加手机的上述市场部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说,在进入印度之前,一加一直在深耕欧美市场,在美国的极客圈有一定口碑,于是被美国一些主流媒体报道了。这些报道很快就被印度一些用户关注到。

后来,一加手机派人去印度做市场调研,发现印度贫富差距很大,那些收入高、教育水平高的白领,很关注美国市场上的流行科技产品,经常在美国亚马逊上淘手机。当他们看到美国媒体介绍一加后,主动表达了购买需求。于是一加开始进入印度市场。

目前,在印度手机市场,**市场主要是国际品牌,比如苹果、三星、LG、HTC、索尼,低端市场主要是印度本土品牌,比如Micromax、 Intex、Karbonn、Lava,而中**市场则被完全被中国手机公司占据。

对于各家中国手机厂商来说,它们过去出海的原因也各有不同。中兴和华为属于自然出海,这两家公司的通信设备业务遍布全球,手机自然也跟着走向了全球市场;波导这样的手机厂商是被迫出海,它在国内竞争落败,被迫出走东南亚。此外,还有一种是资本出海,一些手机厂商通过在海外并购的方式来做国际化,代表案例是 TCL收购了阿尔卡特、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业务。

但这一次的国产手机出海潮,手机厂商大多是主动为之。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耕耘上,这是中国手机厂商做得*深入的一次。投资界网站

4.从iPhone 7开始 苹果终于要学习三星了;

腾讯科技讯 4月29日,知情人士透露,苹果正在对防水功能展开**测试。iPhone 7和iPhone 7 Plus将成为首款具备防水功能的苹果智能手机。

该公司还在重新设计新iPhone的Home键,有可能使用简单的传感器来取代实体按钮。所以,iPhone 7和7 Plus的用户可能只需要触摸或点击一下传感器即可,而不必按压或按住Home键。

值得一提的是,防水功能是三星多年前首先开创的,并在今年早些时候的旗舰手机中再次推出了这项功能。

如果关于iPhone Home键的传言属实,也将标志着苹果终于向彻底取消Home键迈出了**步。

业内分析师预计,为了扭转iPhone的销量下滑趋势,苹果可能会对2017年发布的iPhone 8进行大幅改版。取消圆形的Home键设计后,iPhone有望实现更大的屏占比——增大屏幕面积,减小边框尺寸。

可是,如今的Touch ID指纹传感器,以及目前集成在Home键中的功能怎么办?苹果可能已经证明该公司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在现有的iPhone 6s旗舰机中,苹果已经整合了3D Touch功能。这项技术可以探测用户施加到iPhone屏幕上的压力,增加了屏幕的感知深度。

苹果还展示了3D Touch的多项使用模式,包括能够在不使用Home键的情况下启动iOS应用切换器。这项功能可以方便用户在不同iOS之间切换和循环,目前需要通过双击Home来调用。然而,在iPhone 6s和6s Plus中,只需要按压屏幕左侧便可实现同样的功能。

苹果还在多任务界面增加了新的旋转效果,方便用户利用这项3D Touch技术在不同应用间切换。

“应用之间的多任务切换速度加快了。”苹果在网站上说。

这标志着苹果**从Home键中移除功能,而在之前,该公司一直在不断为iPhone的Home键增加功能。这或许也表明,几乎没有边框的iPhone 8将会如何在没有Home键的情况下完成各种操作。

与此同时,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的iPhone有望取消3.5毫米耳机插孔。通过将音频和充电功能都整合到闪电接口中,苹果不必增加笨重的电池即可为EarPod耳机集成降噪功能。

不幸的是,作为苹果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HTC在这方面抢先一步。3.5毫米耳机插口是一种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模拟信号技术,取消这种插孔可以为新的元件释放更多空间。

Anzhou和Macotakara两家网站从苹果供应链的匿名消息人士处得到了这一消息。他们声称,由于取消了3.5毫米耳机插孔,所以苹果可以将*新一代iPhone的厚度减少逾1毫米。

目前的iPhone 6s和6s Plus厚度分别为7.1和7.3毫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iPod Touch厚度仅为6.1毫米,比iPhone 6s整整薄了1毫米。但这款设备仍然保留了3.5毫米耳机插孔。

采用3.5毫米耳机插孔的设备随处可见,一方面因为它采用了开放标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技术的成本较低。

相比而言,苹果则要向生产商收取闪电接口授权费,否则便不能生产与之兼容的耳机。

因此,自从MFi(Made for iPhone/iPad/iPod)标准披露以来,只有飞利浦和JBL等少数几家厂商发布了与之兼容的耳机。

闪电接口可以通过苹果设备提供48 kHz无损立体声数字音质,还能通过麦克风实现48 kHz单声道数字音频输入。

厂商还可以在耳机中包含遥控功能,实现音量调节以及音乐的暂停和播放,甚至可以通过按钮来启动特定应用。

苹果还有可能单独出售闪电接口与3.5毫米耳机插孔的转接器。

苹果*早于2014年12月**向闪电接口耳机授予**权。但取消3.5毫米耳机插孔未必会令iPhone厚度降低。苹果之前曾经在美国获得了一项**,可以在闪电接口耳机中集成压力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根据环境噪音以及耳机与耳道的密封状态,动态调整音量。

在获得这项**之前,该公司还曾在2011年提交过类似的想法:希望追踪用户耳机内的气压,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可闻声波的音量,弥补密封性的不足。(长歌)

5.在一条漫长的产业链中,华为跟所有人赛跑;

当地时间2016年4月6日,英国伦敦,华为发布年度旗舰手机P9及P9 Plus,这也是华为携手徕卡相机的首款作品。(CFP/图)

1999年,华为花了5000万美元购买了IBM的咨询服务。2004年,联想投入12.5亿吃下IBM个人电脑业务。从此,这两家中国**的科技公司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2016年4月21日,华为在深圳举行了第十二届全球分析师大会,来自全球的四百多名分析师、媒体人员,以及来自电信、互联网、金融等各行业的商业**出席了会议。

来到现场的很多分析师都想搞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华为这家公司能够在这么漫长的产业链环节中,跟几乎所有市场***竞争。

华为挑战的*新领域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智能手机。2015年,华为成了全球手机市场*大赢家: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10.1%的背景下,以手机业务为主体的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达1291亿元人民币(199亿美元),同比增长73%。

手机业务只是华为的“冰山一角”,远在公众视野之外的是其更庞大的产业体系:在高达万亿美元规模的运营商和企业网市场中,华为在无线设备、IP设备、传统和固网等诸多专业领域内,与爱立信、思科、阿尔卡特—朗讯等国际企业巨头同处于**阵营。

华为消费者业务**营销官(CMO)张晓云,向听众们讲述了华为手机的研发过程:分设于美国旧金山的UI设计中心、巴黎的美学研究中心、莫斯科的算法中心、印度的软件中心等十余家联合研究中心,与徕卡这样的合作伙伴们一起,通过基于Web2.0技术平台的网络协作模式,共同创造了P9及此前的一系列华为手机产品。

而这一跨界研发协作模式,则基于华为过去多年中不断引入并完善的研发、供应链和财务管理等业务集成改革,并与全员持股式的公司组织架构和轮值CEO代表的新型管理机制一起,构成了被称为“全球**蜂巢”的新型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的萌芽可以回溯到16年前。当时,华为与联想这两家**的中国科技公司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

从1999年开始,正值IBM痛苦转型之际,华为花了5000万美元购买了IBM的IPD(集成产品研发流程)咨询服务,在内部发起“向美国人学习”的活动,一举解决了以往同时研发上百个产品的流程困境。

而到了2004年,联想花了12.5亿美元买下IBM个人电脑业务,向全球*大PC制造商的宝座进发,但也就此远离了互联网的世界。

跨入新融合时代

对于华为来说,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发生在2006年。

此前20年间,华为从1987年以程控交换机制造起家,迅速卷入了全球电信市场的“升级换代”大潮之中:早期固定电信网络从模拟语音通讯向互联网数据通讯的转型,其后移动通讯网络的迅速崛起,并在短短十年内完成了从模拟语音向数据通讯,数据通讯技术从2G、3G到4G制式的升级。

到了2006年,凭借着行业**的3G技术一跃成为市场***的华为,敏锐地关注到了一个“新融合时代”的到来:迅速崛起的IP技术体系,正在把过去多年无法连通的固定网(电信网络)与移动网(无线通讯网络),融合成同一张“数据之网”。

简单而言,过去在移动网和固定网上流动的虽然都是数据信息,但是由于硬件设备和技术标准的不同,不同网络间的数据信息就像彼此听不懂的“外语”,无法实现有效沟通;而IP技术的出现,相当于为这两大信息网络之间提供了一种“通用语言”。

而要把这一“通用语”变成两大网络体系的“标准语言”,涉及对固定网和移动网每一个设备和技术层面的“IP化改造”,这恰恰是在两大网络体系建设中都具备全产业链**技术优势的华为所擅长的领域。

2007年,华为推出singleRAN(统一接入网)解决方案,一举解决了移动网络时代“诸侯分立”的网络割据格局,将过去多年不同技术标准下形成的诸多分散网络体系联接成为一张开放式的移动互联网。

与此同时,华为所推出的移动宽带数据卡业务,使得原本只能为手机通讯服务的移动网络,成为能够为笔记本电脑等IT产品提供强大“移动互联网”支撑的关键“桥梁”。

随着固定/移动一体化网络形态的出现,以及通讯(CT)和信息(IT)产业在数据标准层面的统一,一个前所未见的“无边界产业”——信息与通讯技术(ICT)产业悄然诞生。

就在这一年,苹果公司推出划时代产品iPhone,改写了手机作为“移动通讯工具”的传统定义,智能化手机成为“掌上数据终端”的代名词,由此引发了通讯与信息消费市场****的融合与重塑。

在消费者市场的变革与转型背后,一个全新的“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正在悄然成形。借助其全网络IP化改造的解决方案,华为在为全球通讯运营商提供网络转型支持过程中,跨越了全球性金融风暴所带来的震荡,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

在 2006年到2010年期间,华为的年度销售收入从656亿元人民币剧增至1852亿元人民币。而比销售收入更加重要的,则是在信息网络一体化所催生的 ICT产业中,华为凭借着自身的实践与业绩,一举成为这一新兴领域的产业标准**者和推动者——此时华为管理层所关注的焦点已经不是局部市场内的竞争胜负,而是整个ICT产业的未来发展。

在2010年年报的行业趋势预测中,华为明确提出一体化网络所支撑的云计算模式,将引发IT产业的“**次产业**”;而在全社会数字化的浪潮下,传统的电信行业将“联结宽带与数字化”,迎来一个全新的ICT产业发展机会。

这一年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量**超越个人电脑,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到来;而在当年美国知名商业媒体《Fast Company》所评出的“全球*具**力公司”中,华为成为与Facebook、亚马逊、苹果和谷歌等IT业巨子并列的***家通讯类企业。

华为在这一年启动了自身的**转型战略,从此前聚焦于为通讯运营商服务的“电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为在运营商、企业网和终端产品市场**出击的“ICT解决方案提供商”,并提出“云、管、端”(云计算、网络、终端)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战略。

争夺关键入口

战略转型来自华为所身处其中的电信产业巨变:在过去二十多年中,电信运营商们在“诸侯分立”的网络格局下,以超前的系统升级投入带动着整个通讯产业链的快速增长,并通过迅速增长的用户群体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

但随着IP技术带来的一体化开放网络形态的出现,原本通过封闭式“网络圈地”而形成的传统电信产业生态模式,正面临着**挑战:类似苹果应用商店和微信这样的“跨网络应用市场”正成为通讯市场中收益丰厚的“服务业巨头”,而电信运营商们则日渐沦为低收益的“数据流量供应商”。

面对这一市场格局的剧变,华为在2010年前后做出的战略判断是:整个ICT产业链发展的“原动力”,正从运营商主导的技术升级投资,转向由消费者所主导的用户体验与消费需求。

而以手机为代表的终端产品市场,正是关键入口,关系着未来整个ICT产业发展模式与市场话语权的“战略要地”,在华为的**转型战略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实际上华为的终��业务早已存在,只是在过去运营商主导的市场发展阶段,它们被集成于运营商所提供的统一服务之中,行业之外的公众所知甚少。

以手机业务为例,早在2003年,华为在就为阿联酋建设无线3G系统时,开始自行生产手机作为系统配套产品,并在此后数年中形成了数百万台规模的“运营商订制”供应模式。

现在,华为手机将从运营商的“系统配套”角色转型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这不仅意味着在手机研发、生产、销售和品牌管理模式上的**重构,更是华为从长期经营的企业市场向消费者市场转型的关键一步。

华为在手机市场的这一“跨界”之举,曾引来市场各方的疑虑与争议,然而回顾华为自身的发展历程,随着电信产业形态不断变迁,华为类似的“跨界转型”并不是**次发生。

在电信业从语音向数据通讯转向的过程中,曾经以设备制造为主的华为迅速变成了一家“软件公司”;在为全球运营商服务的过程中,华为也从一家本土电信设备制造商,变成一家全球化的电信解决方案提供商;而在IP技术带来的网络融合时代,华为借助遍布全球的研发平台,将自身在网络软件开发上的竞争优势迅速提升至芯片制造级的“算法机制”**优势,变成了一家云计算业务上挑战思科和谷歌等IT业巨头的“云公司”。

这一不断“跨界转型”的能力,来自华为过去二十多年中不断引进和完善的企业运营管理机制重塑:从1990年代末引入IBM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机制,到其后的ISC(集成供应链)、 IFS(集成财务服务)、CRM(顾客关系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变革中,华为以其所称的“业务集成”的模式,把传统企业中分散的各项经营管理能力,以标准化和流程化的方式“集成”为一个个“能力模块”,在大幅提高内部管理绩效的同时,将华为自身塑造成了一个“芯片级”的开放式目标管理系统。

在这一模式下,华为能迅速与遍布全球的研究机构、合作伙伴乃至竞争对手展开各个领域的合作与分享,并与不同行业内的标准化组织、行业监管机构乃至政府部门进行深入沟通与探讨。

从某种意义而言,华为的研发体系已经不仅是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而是一个全球性的ICT产业链研发**协调组织——2015年高达5万余件的**授权,已经证明了这一被称为“全球**蜂巢”商业模式的效率。

躲不开的数字化重构

2009 年中国正式发放3G牌照,在华为全网络IP化方案成为全球网络融合市场“事实上的产业标准”之际,中国电信产业部门以**开放的姿态,搭建起了****的 “混合网络”体系:由移动、联通和电信分别启动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大标准下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的网络建设为华为带来了新一轮利润增长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个规模**的手机消费市场:在2009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8亿部的销售量中,中国市场仅占2100 万部;而到了2015年全球近13亿部的出货量中,中国手机品牌合计已高达5.39亿部,其中华为以1.08亿部的销售量名列全球第三。

手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成为了中国社会经济向“数字社会”加速转型的缩影与标志:2009年11月11日**举办的天猫“购物狂欢节”,标志着电商经济模式的崛起;2011年出现的微信将社会化交流的“主场”从PC转移到了手机终端。

短短数年之间,一场关系到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数字化转型”,以****的速度改变着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而华为早在2010年启动的**战略转型,正是为了迎接这一转型时代的到来——就在这一年年报中,华为明确提出,ICT产业发展已不再局限于信息通讯产业,而将“同时带动传统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超前的社会和产业转型趋势判断,源自华为自身全球化运营中的经验:就在中国运营商缺席3G市场的九年中,华为在全球尤其是欧洲、日本等发达市场业务突飞猛进。在与全球**的各大运营商合作建设网络并提供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华为参与推动了ICT技术对社会生态各个层面的“数字化重构”,并见证了欧洲“数字社会”的诞生。

对于华为自身而言,ICT技术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模式的重塑一直在继续:早在2009年华为上海研究所便开始部署“桌面云”,并以“云协作”模式重构自身管理流程,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十余万员工已经构成了******的桌面云系统。

从某种意义而言,伴随着3G时代成长起来的手机行业是*早完成“互联网转型”的产业之一:从十年前苹果对智能手机定义的改写,到全球产业配套的研发制造模式,再到互联网时代的渠道和品牌重塑,今天的手机产业模式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制造业模式。

但华为的手机市场战略并没有体现出更多“互联网思维”,而是重新回到手机产品的本质——消费者体验。

这也正是华为在2013年之后反复提出的趋势判断:在即将到来的传统行业**“数字化重构”过程中,ICT技术及基础设施,正在成为“继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之后的新生产要素”。

“信息技术已经超越了信息产业本身,正在成为各领域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引擎。数字化水平将决定企业、组织乃至国家的未来竞争力。”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在 2015年的致辞中这样写道。与这一趋势判断相印证的,是在2015年,包括德国、美国和中国在内的148个国家,均已发布了***的ICT战略。

然而,对于仍处于工业时代的传统产业和社会体系而言,这一脱胎换骨般的“数字化重构”远非理论推演的那么简单:无论是传统企业在数字化重构过程中所面临的商业思维、业务模式与组织运营重构的转型挑战;还是整个社会所面对的产业机制、社会结构乃至价值观念的重塑与融合,对于整个ICT产业所期待迎接的“数字化时代”来说,都是远远超出技术**和市场增长范畴的巨大挑战。南方周末

6.Google未来发展将更具体环绕人工智能

在准备展开年度Google I/O***大会之前,Google执行长Sundar Pichai透过官方部落格公布稍早向内部员工所寄发信件,强调未来Google将持续藉由人工智慧扩大包含搜寻、Android、虚拟实境、云端等发展,同时也期望让Google服务能够为众多使用者带来生活上的转变,同时给予*佳协助。

根据Google执行长Sundar Pichai稍早向内部员工所寄发信件,再次强调未来Google发展目标,其中包含仍将持续着重在本身搜寻服务,藉此协助更多人或许更多“知识”,并且将透过旗下Android作业系统让更多人与网路内容连接,同时藉由虚拟实境方式“接触”更多贴近真实体验。

而在上述内容背后,更重要的基础便是建立在云端系统,以及持续扩大成长的人工智慧应用。从过去以来,云端服务始终是Google持续扩展项目,除了对应日益增长的庞大运算与储存需求,伴随成长的人工智慧系统也更显得重要,分别应用在巨量数据分析、搜寻*佳化、电脑感知等领域,透过类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方式模拟人类思考,藉此提供更便利的服务辅助效果。

此外,Sundar Pichai也说明Google所提供服务希望能以无国界、无障碍,并且让所有人都能便利使用,同时为其带来改变效果,例如透过Android作业系统让所有人都能享受便利的网路连接服务,进而藉由网路力量取得所需知识与发展机会,藉此实现网路平等所带来效益。经济日报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图片 联想 小米 华为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