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 深化改革 不断开创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工作新局面

分享到:
106
下一篇 >

2014年工作情况

2014年,按照部党组的部署和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党的***提出的“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体系”的要求,积极参与科技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工作,为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着力推进产业技术**、高技术发展、技术标准体系、企业知识产权和质量品牌等工作。

(一)加快建设完善产业技术**体系

1.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改革进行了**部署,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改革任务,我们对《科技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要点》进一步细化分解,明确落实工作方案。在参与制定《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等工作中,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充分反映产业部门的意见,积极参与面向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的论证工作。同时,为进一步落实改革举措,推进技术**体系建设,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如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评价制度、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能力评价相关工作制度、以消费者为对象的标准宣贯制度等,使出台的改革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2.强化企业技术**主体地位

为了强化企业在技术**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继续开展国家技术**示范企业认定。从2011年起,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共同开展了“国家技术**示范企业”认定工作,今年共认定了72家企业。截至目前,已认定的国家技术**示范企业达到了283家。我们为部分2013年、2014年认定的示范企业进行了授牌。这些示范企业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技术**方面,体系健全、能力突出、投入显著。二是推进省级技术**示范企业认定工作。为带动行业和地区技术**工作,我们今年继续积极推进各地开展省级技术**示范企业认定工作。目前,河北、重庆、甘肃等11个省市已经开展了本地区的技术**示范企业认定工作,北京、江苏、湖南等地也已着手研究制定管理办法。技术**示范企业两级认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三是开展企业技术中心培育认定工作。经过多年的培育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作已获得高度认可。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过培育和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能力建设。截至目前,***企业技术中心已有100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超过8000家,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的培育认定体系。

3.推进产学研深入结合

为进一步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系统**机制,我们积极支持山东、湖北等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对接展洽活动,引导部属高校参加各地的产学研对接展洽活动,推动各地整合优化地方**资源,实现区域**跨域式发展。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仪器专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的组织实施中,推动部属高校等单位加强与企业对接,采取产学研联合的形式承担项目。目前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0%以上、重大专项90%以上的项目均为产学研联合承担。工信部组织开展了协同**中心培育认定工作。部属高校和直属研究单位充分发挥技术**源头上的优势,更多地为企业技术**提供支持和服务。

4.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从2010年起,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共同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截至目前,共支持项目560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50.86亿元。今年是安排滚动项目实施的*后一年,针对**智能制造装备与节能减排低碳两个重点领域,共支持项目195个,安排中央财政资金9.74亿元。为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工信部配合财政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联合财政部门,共同督促项目承担单位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按时保质完成项目。

需要强调的是,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在成果转化项目管理工作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强化对项目的管理,确保项目实施进度,会同财政部门做好有关项目的验收管理工作。这几年,每年都有项目未通过当年考核,没有得到当年补助经费,还有些项目连续两年未通过考核,项目被终止实施。二是要做好有关成果转化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项目显示度。科技成果转化,重要的是要实现产业化,成果转化项目要注重宣传,提高成果的认知度。

5.支持部属院校科技**

为了支持部属高校和直属研究单位的科技**工作,我们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合作模式,大力支持部属高校和研究院所提升科技**水平。一是做好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项目实施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监理,推动项目顺利进行,并组织开展了部属单位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十三五”需求调研。二是加强部属高校实验室管理。对依托部属高校运行的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并加强管理工作。三是启动部重点实验室认定工作。今年,研究制定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并经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年内将启动**批认定试点工作,先行在部属高校和直属科研所中开展,待取得经验后再向整个工业行业推广。四是支持直属单位和部属高校申报国家科技项目。组织完成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学技术战略研究等项目的申报推荐工作。

(二)积极培育引导高技术产业发展

1.科技重大专项实施进展顺利

按照重大专项实施的总体部署,2014年我们认真组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核心电子器件、**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和“**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重大专项实施。总体来看,重大专项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进一步完善专项任务与资金管理体制机制。通过修订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细化调整各专项相关工作细则,进一步完善了专项管理体系,为专项任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支撑。二是认真组织年度项目实施。及时发布2015年项目指南,布置2015年项目申报重点。今年,三个重大专项共立项149项,安排中央财政经费65.3亿元。加大了在研课题监督检查力度,完成了493个课题的验收。三是组织开展了重大专项中期评估和聚焦调整工作。按照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加大对重大专项实施的过程管理,认真组织开展专项中期评估工作,并及时整改落实。

目前,在重大专项的实施管理中,地方已经参与到专项课题申报、中期评估、验收等各个环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积极参与,一些地方也为重大专项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配套经费。由于地方在重大专项实施中参与管理的具体定位和职责尚未明确,使得地方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下一步,将结合落实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工作,推动有关部门尽快研究落实地方参与重大专项的具体办法与措施,积极探索采用央地联合实施的机制实施重点项目。

2.推进物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作为牵头部门,会同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于2014年2月18日召开**物联网工作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今后一段时间内推进物联网发展工作明确了重点和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了与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间的协调,细化落实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为指导和推动物联网发展,毛伟明副部长带队赴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深入开展调研活动。上海、重庆等20多个省市继续加大物联网发展政策规划的实施力度,河北、宁夏等省市新制定发布了推进物联网发展的意见措施。组织实施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支持物联网在工业、农业、交通、物流等领域的技术**和应用示范,继续推进无锡示范区和重庆、杭州等示范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3.推进TD-LTE产业链发展

通过组织实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组织开展了TD-LTE国际标准制定、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启动了5G研发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产学研用各方联合攻关。下一步将推动5G相关技术研究工作。在5G需求、关键技术趋势、频率等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我国提出的5G关键技术指标及性能参数已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

(三)扎实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1.标准制修订工作成效显著

2014年,我们组织编制了化工、机械等19个行业和工程建设、节能与综合利用、**生产等3个综合性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为使标准工作符合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推进了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一是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化制度改革。这项工作由国家标准委牵头,我们按照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明确政府部门职责、提高行政效率的总要求,积极参与和跟踪标准化改革的进程,从管产业管标准的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支持产业发展急需、具有自主**技术和******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截至目前,已下达了1636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其中新制定标准1181项,修订标准455项。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向国家标准委申报了117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建议,涵盖了两化融合、食品诚信体系建设、手机支付等重点领域。四是加快发布工业标准。今年,我们共批准发布2419项行业标准,完成了1130项行业标准的复审工作,废止了86项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标准体系建设,优化了标准体系结构,提升了我国工业标准的水平,较好地满足了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需要。五是探索编制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为提升标准对全产业链的支撑力度,今年已印发《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起草了云计算、太阳光伏、物联网、三网融合等重点领域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或综合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启动了《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的编制工作。

2.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大力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一是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中**分析了各行业国际标准的转化情况,工业和通信业国际标准的转化率为73.4%。鼓励采用有利于我国产业发展的国际标准,提升国内标准水平,实现与国际接轨。二是继续支持我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相关产业的国际标准话语权。截至目前,今年共有25项国际提案已正式成为国际标准。

(四)打造工业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能力

1.提升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今年,我们推动1425家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目前85%以上的企业已经完成了制度建设,试点企业知识产权数量年均增长15%。支持8个省市开展知识产权运用特色培育,安排中央财政资金600万元,共培育出357家知识产权运用示范企业,研究制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评估指标》,指导企业开展自评估。组织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务实培训,面向千余家企业宣贯《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南》。完成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典型案例汇编,引导试点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效果显著。同时,按照“双打”办公室季度行动方案和专项部署,完成了对非法农资生产、网络侵权售假、新出厂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等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

2.强化行业知识产权服务支撑能力

在数控机床、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移动通信、电子信息等重点发展领域,实施“重点产业关键技术领域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与预警工程”,完成了15个课题研究和**态势分析报告,组织了5次产业知识产权态势发布,初步建立了行业主管部门指导、行业协会牵头组织、专业机构支撑服务、企业参与的行业知识产权风险研判与预警机制。完成工业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平台建设,面向行业组织、企业、专业服务机构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和咨询服务。编写完成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知识产权发展报告》(2014)。组织行业协会、专业组织、支撑机构开展纠纷事件调查、试点企业知识产权动态信息跟踪与数据分析、热点问题研究、专家问诊咨询、知识产权实务培训等服务,初步建立了面向行业、面向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五)积极开展品牌培育和质量提升工作

1.品牌培育工作

一是召开**品牌培育工作座谈会,毛伟明副部长全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明确了今年品牌工作的重点和要求。二是开展品牌培育试点工作。指导1300多家工业企业开展品牌培育试点,300多家企业实现品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培养了100多家品牌培育示范企业。三是加强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指导品牌专家核准了28家培训机构、110位培训教师,共培养品牌经理650名。四是进一步完善品牌工作环境。核定了22个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位,支持举办了**届**品牌故事演讲比赛,发布了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结果,完成了品牌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草案制定工作。

2.质量提升工作

一是组织实施质量提升项目。2014年,共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项目36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二是学习交流质量标杆经验。确定了30项**性质量标杆,在山东、河南5个省举办了质量标杆经验专题研讨会,近800家企业学习交流质量标杆经验。推出“质量标杆服务平台”和“质量标杆微信平台”,宣传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三是帮助企业实施总体改进。指导地方和行业组织1000多家企业参加“质量信誉承诺活动”,培训企业质量人员40多万人次。继续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认定。在行业协会开展“质量兴业”活动,促进实物质量提升和质量攻关等工作。四是改善质量工作政策环境。毛伟明副部长出席了“**质量月”大会并作发言。特别是为进一步推动质量工作,毛伟明副部长任国务院质量工作考核第四组组长,带队到甘肃、四川和广西开展了政府质量工作绩效考核。我们还参加了“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参与了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立法等工作。

2015年工作考虑

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实施**驱动发展战略,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任务,开展重大问题研究,进一步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体系,强化企业在技术**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国家制造业**体系建设;精心组织实施重大专项,推进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加大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工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能力,完善标准体系,打造品牌,提高产品质量,为两化深度融合和建设工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一)积极推进重大改革任务

贯彻落实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产学研协同**和技术转移机制等重大改革任务。参与论证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环境、智能制造等领域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部署安排,抓紧推动重点专项试点,加快组建符合要求的科技管理专业机构。

(二)加快推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一是积极落实**驱动发展战略相关工作,抓紧做好“十三五”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研究推进国家制造业**中心建设相关工作,适时开展国家制造业**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二是加快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认定工作,推进产学研合作,实现重点领域核心共性技术突破。三是继续做好国家技术**示范企业认定工作,促进企业成为技术**主体。继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做好滚动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

(三)扎实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

一是做好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做好专项立项、验收,加强项目和经费监管,做好工信部牵头重大专项的综合汇总工作。二是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积极会同财政部按照改革的要求,继续组织实施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充分发挥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咨询委、部物联网工作协调小组等机制作用,协同推进物联网发展,继续开展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与推广。推进落实《无锡国家传感网**示范区建设三年(2013~2015)行动计划》。三是持续推进TD-LTE研发和产业化工作。重点开发多模手机终端芯片、TD-LTE测试仪表、关键元器件等。继续开展LTE演进技术国际标准制定、研发和试验验证,推动基于TD-LTE的宽带集群标准制定、技术研发与行业应用,加快布局5G研发和国际标准制定。

(四)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一是认真落实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推行标准计划的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工作与产业发展重点的结合度。二是扎实推进重点领域综合标准化工作。针对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构建起系统性强、配套性好的综合标准化技术标准体系,适应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快速发展的需要。三是进一步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鼓励产业界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四是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化管理体制改革。

(五)稳步提升工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组织制定《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深化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意见》,明确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深化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二是深化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和产业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与预警工程。三是继续建设和完善工业行业知识产权综合数据服务平台。四是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部际联席会议和**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六)持续加强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

一是加强推进工业企业品牌培育、区域品牌建设、品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杆活动和品牌竞争力评价等工作,不断提高工作实效性和影响力。二是在两化深度融合、经济新常态下,开展工业质量品牌发展规划研究。三是完善工业质量品牌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本文为陈因司长在**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科技工作座谈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 TD-LTE 行业标准 物联网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