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与IBM和微软合作世纪互联布局云生态圈

分享到:
235
下一篇 >

2013年12月18日,IBM与中国*大的第三方IDC服务提供商世纪互联宣布联手,将IBM企业级高价值云计算服务SCE+(Smart Cloud Enterprise+)正式引入中国。根据该协议,IBM将提供物理基础设施资源池POD(Point Of Delivery)和技术服务支持,世纪互联公司将在其位于北京的数据中心内托管该POD设施。该合作对于世纪互联而言,是2013年5月和微软公司战略合作之后,助力IT巨头云计算服务落地中国的又一重大举措。

2014年1月15日,IBM与世纪互联相关负责人在世纪互联位于北京的数据中心就双方的合作接受了多家媒体的专访,世纪互联也对其未来的云战略部署作出了相关阐释。

“公有云讲究标准化、低成本,企业级的就是能够服务大中型企业核心生产要素的企业级应用服务。所以在我们内部可以看到我们在选择合作厂商的时候,与微软合作的是Windows Azure,这是一个公有云;IBM的SCE+是服务企业级的、高价值的端到端的云计算。从目标上可以看到他们使用的对象、目标客户在使用上所要达到的需求都不相同。”世纪互联总裁孟樸告诉记者。

通过公有云覆盖中小企业客户、***和大型企业的非核心应用,通过企业级高价值的核心应用云服务覆盖大中型政企客户,在前端,世纪互联的客户选择已经覆盖了行业应用客户、商业机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应用平台、独立软件***等不同的云计算目标受众。而在后端,在国际云厂商的合作、**合规服务等云计算底层上,世纪互联也可以通过统一的资源调动,将国际云厂商、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协会,融入到世纪互联的云生态中。除此之外,对于世纪互联来说,无论是国内外的云计算厂商、系统集成商、独立软件开发商,都是未来世纪互联的**合作伙伴和渠道。世纪互联希望通过与上下游的各类厂商合作,以开放、平等的心态,与合作伙伴一起,为目标客户实现真正的IT创造商业价值所努力。

“在内部运作上,我们有严格的区分,我们微软、IBM的服务团队是分开的,包括运作上、数据中心托管这些服务的时候都是完全分离的,根据企业在实施不同云的时候调配我们的资源,使得我们能够为合作厂商提供*好的服务。”世纪互联总裁孟樸对于不同厂商资源调配的问题,作出了如上解释。据了解,未来世纪互联和IBM合作的团队,将独立于微软的公有云服务团队,重点关注大中型政企市场,并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提供包括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关键核心应用、基础和应用的迁移、IT项目的咨询等在内的企业量身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实现真正的企业级、高价值的服务。

你可能感兴趣: 软件 业界新闻 IBM 微软 数据中心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