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接”上海前沿阵地

分享到:
173
下一篇 >
从阡陌纵横的荒芜田野,到高楼林立的科技园区,再到各项***项目的创建,5年多时间里,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沧海变桑田,完成华丽蝶变。

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多重叠加,南通正处在接轨上海的风口浪尖上,御风起飞,也让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乘风扬帆,与沪接轨大有可为

接轨上海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产研院借力腾飞的东风。5年的深耕不缀,将助力产研院在新的历史机遇口厚积薄发,大有可为。

接轨环境进一步优化。随着一系列顶层设计的出台,省市各级强化规划落实,为做好接轨上海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产研院与上海对接合作将更为主动、更加精准。

接轨优势进一步提升。深耕5年,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了“大院大所、科技园区、产业基地”三位一体运作,发力打造以“特色立院、聚式强院、链式扩院”为特征的“产研院模式”,在区域发展竞争中脱颖而出。去年,产研院实现总孵化面积61448平方米,企业年销售收入10.7亿元,组织项目申报获资助资金1222.2万元,基金投资总额超3000万元,高层次人才达91名……数据表明,**驱动发展成为了产研院成长中的自觉行动,科技资源加速集聚,**能力不断提升,为进一步接轨上海、实现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载体优势进一步显现。9大研究院所、8个研发平台、***众创空间青创E站、省级创业示范基地、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省级互联网众创园等一批特色发展平台和载体建设加速推进,产业融合、链条延伸,将成为产研院承接上海**资源转移的新助力、大舞台。

服务先行,梧桐繁茂引来金凤凰

“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做好企业与沪对接,才能抓住发展先机!”

“接轨上海”“打造上海北大门”上升到战略高度后,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敏锐地意识到:企业作为生产和**的主体,是接轨上海的核心。为此,南通产研院科学谋划、精准推进,一方面打造环境,服务先行,着力引进上海企业进驻园区,另一方面紧扣项目,互通有无,寻求项目与技术上的突破,各方工作均取得实质性进展。

阳春三月,细雨蒙蒙,位于南通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南通华冈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编程设计、产品研发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南通华冈是由华东师范大学投资的综合性计算机软件企业,依托华东师大及南通地区的**人才资源,专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经过近10年的发展,华冈已成为一家“南通化”的高新技术型企业,先后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规划布局内重点企业、南通高校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南通市瞪羚企业等多项荣誉。成为沪籍企业来通发展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随着南通市“3+3+N”产业体系的确立,在引进沪籍企业方面,产研院先试先行,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作为企业引进的首要标准。2016年3月,上海海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和德国Trip-in合资创办南通德堡普英传感器有限公司落户产研院,其生产的智能型激光扫描器是工业4.0智能设备的重要产品,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高新技术,为振兴制造业带来发展机遇。德堡普英负责人表示:选择产研院落户,看重的是园区的发展环境、服务质量。在这里,我们获得了房租优惠、项目推介、政策扶持,为公司起步运营打开了广阔大门。”

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南通产研院始终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产业承接、接轨上海的先行条件,达到了吸引客商、留住企业的良好效果。目前,产研院已建成以***南通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南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省级南通软件园为骨干,总面积30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载体,全力打造高新企业聚集、**技术研发、高层次人才汇集的科技**高地。同时进一步优化环境,建成了“基础服务+创业培训+技术支撑+金融投资”四位一体的全方位生态服务体系。为解决企业落户过程中的困难,积极引进**代理、项目申报、法律金融、人力资源等第三方服务平台,保障企业阔步前行;为提升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依托主导产业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工艺设计、检验测试服务;为解除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设有“种子资金+天使基金+并购基金+创投基金”的资本体系,打造企业成长全周期的金融服务链。此外,园区建立了企业联络员工作制度,对入驻企业实施分类统计、动态管理,强化跟进督办,做好跟踪服务,紧抓项目申报,累计帮助企业争取各级科技**扶持资金累计9500余万元。多措并举,格局初显,园区企业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入驻企业261家,新三板上市企业2家,规模以上企业23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年销售收入达10.7亿元,成功吸引了瑞恩干细胞、芯荣半导体、江苏必优等一批具有上海因素的科技企业在园区**创业,春华秋实。

在积极引进**沪籍企业来园落户的同时,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企业承接上海**项目,寻求技术上的突破,互融互通,相互合作。江苏声立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中科院声学所—声立”联合实验室为平台支撑,顺利完成上海宝钢炼铁厂35KV电气室测温项目;江苏必优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与上海PFU计算机有限公司合作搭建扫描仪云处理平台、smart finder**平台;南通蚁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纯云架构的ERP产品为上海5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产品服务……通过项目与技术的合作,沪通两地的**资源得到了精准对接,实现了互利共赢。

以人为本,多措并举引育人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产研院始终将人才视为**发展的源头活水。截至目前,产研院共引育“千人计划”4人,“百人计划”1人,省**创业人才7人,省博士集聚6人,省六大人才高峰1人,省333工程5项,市江海英才20人,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才高地。接轨上海的时代机遇,向产研院打开了一座广阔的智慧宝库,对接上海**智力资源,成为了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重点。

◆ 产业转型引育人才

2014年,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上海功能材料产业领域的人才杨存忠教授、赵玲教授团队,成立了南通华理功能材料研究院,依托华东理工大学丰富的智力资源,在新材料、化学工程等方向开展深入研发,通过构建华理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掌握了高熔体强度PET、PP泡沫以及导热绝缘PA材料的关键技术,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孵化了4家高新企业,促进了产研院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新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华理功能研究院的成立是产研院人才工作的一个缩影,凸显了产研院引育人才的核心原则:产业转型,人才先行。通过引进一个**人才,建立一个重点产业研究院,落地一两个示范项目,产出一批科研成果,*终推动一个产业形成与发展。始终将人才视作产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依托李德仁院士、江亿院士、欧进萍院士团队,成立了南通智慧建筑产业研究院,孵化企业10家;依托李伯虎院士团队,成立了南通智能装备研究院,孵化企业4家;依托都有为院士团队,成立了南通南京大学材料研究院,孵化企业5家;依托陆建华院士团队,成立了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按照“人才—产业—产品”的思路,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产研院集聚了9家大院大所,搭建了8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了智慧建筑、智能装备、新材料、互联网、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方向,并成功孵化出艾利特、智信科技、汇金智能、聚仁新材料等一批龙头高科技企业。产业兴盛,千帆竞发,形成了大院大所大平台,引人育才强企业的崭新格局。同时大院大所与重点企业作为**资源聚集的载体,又吸引了沪籍人才源源不断来园区**创业,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可喜局面。

◆ 新型载体培育人才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蔚然成风,双创人才异军突起,成为了创业新四军的新兴力量。上海作为国际**之都,更是成为了创客为梦想打拼的天堂。积极承载上海创客资源溢出,特别是草根型的初创期科技企业,为产研院的人才建设工作打开了新思路。

2016年11月,依托南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建的众创空间“青创E站”被科技部认定为“***众创空间”,打造了“创客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基地”一体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生态系统,成为了吸引上海双创人才来园**创业的主要平台。青创E站建有2600多平方米的创业实习基地,微装备实验室(Fab lab)、**数据中心、路演厅等基础设施完备,创业导师团队全程服务,指点迷津,种子资金及时跟进,解除瓶颈,创业大赛定期举办,**项目将获得政府资金支持。目前,随着中央**区和众创社区的建设,一座集科研、教育、商务、休闲于一体的**中心正在崛起,产研院作为规划格局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上海双创人才来通发展的主阵地,创客将为产研院的智库建设注入一股强大的新兴力量。

◆ 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在人才引育方面,产研院刚柔并济,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以项目合作、技术开发、科技咨询、学术交流为纽带,与上海名校、名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柔性利用好上海智力资源,做到高层次人才为我所用。

2016年11月,园区龙头企业艾利特自动化有限公司在市科技局的组织带领下,携带技术需求,赴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学校进行项目合作洽淡,成功与电机学院傅晓锦、朱为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期科研人员将实地来园考察现场,并对技术方案做深入详细规划。“对于科技企业来说,人才是核心要素。上海名校、名院的智力资源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互利共赢。”艾利特负责人表示,接轨上海的政策施行后,智库就建在了“��门口”,企业不出远门就能对接到技术人才,解决了企业的技术研发、人才需求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除了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精准对接外,产研结合,“技术端设在上海、转化端进驻南通”的模式也获得了企业青睐。芯荣半导体有限公司将研发机构设在上海,拥有一批集成电路领域的专业人才与研发团队,技术研发成熟,设计完成后,再转移到南通企业进行生产、推广,成功完成了**项目的链式转移,实现了智力资源与市场资源的有机结合。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立足新起点,在接轨上海的浪潮中,产研院将进一步对接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着重做好科技园区、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双创人才、服务设施、金融机构等方面的对接,将产研院全力打造成南通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半导体 互联网 通信 创业 首页推荐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