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被弃如影随形 新能源建设需沉淀反思

分享到:
84
下一篇 >

吉林省70%风资源位于白城,眼下是枯风季,但当地仍是清风拂面。究其原因,白城正面是大兴安岭,中部是平坦的冲积平原,来自南方草原的风一路长驱直入,毫无遮挡地在松嫩平原上掠过,形成风口。当地有句话叫“一年刮两季,一季刮半年”。从当地风场勘测设计院人士处获悉,目前,吉林风电场全年可利用小时数已经下降到1400小时,远低于1600-1700小时/年的盈亏平衡点,开发商和设备商只能将业务重心转向其他乡村。更多资讯尽在中国电工网行业资讯。

这几年**风电场开发已经从考察哪里风资源条件好,转变为先看哪里接入条件好,因为其他条件可以弥补,只有限电是瓶颈。该人士说。

西部不少新上的光伏电站,业主投资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也是限电情况。但是目前“弃光”尚不明显,而“弃风”问题很严重,风电产业大发展后产生了不少后遗症。

路要一步步往前走,之前跑太快,需要沉淀下来反思。前述当地设计院人士表示。

风电开工率仅有1成多

冬季供暖期*容易出现限电,严重时一周只需工作两天,坚持一宿5000千瓦时的发电量即可,而该风电场满载发电量为4万千瓦时,工作效率仅为12.5%。大部分风机无奈关停。

风电的动摇性注定了“弃风”如影随形,原因综合分析大致有三类:一是外地经济不发达,工业用电少,就地消纳不足,主要体现在东北及内蒙古局部地区;二是前几年风电项目大规模无序开发,外送通道能力缺乏,缺乏整体规划,华北、东北等地区较为典型;三是不同类型发电企业竞争激烈,风电并不占优。比方,火电有年度*低发电量计划,利息也更低。

此外,新能源动摇大,需要稳定的火电调峰,然而新疆等地火电机组容量有限,也限制了风电新增规模。

以东北为例,国家电网数据显示,2013年,东北*大用电负荷4785万千瓦,而总装机却高达11340万千瓦。风电利用小时数仅为1911小时,比2010年的2074小时还要低。

一位亚洲风电(UPC)前员工介绍,前几年风电开发以国有发电企业为主,追求装机量,不考核发电量,对于上网限电、经济损失并不敏感。当地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吸引配套设备投资,对批项目积极性也很高。就像在吉林,当地风电场已经很多了五大电企还要上项目,怎么办?那就申报个风电供暖示范性项目,100%赔钱。政府在其他项目上给予补偿,比方,批一个配套的火电项目。

从白城当地的风电场了解到,冬季供暖期*容易出现限电,严重时一周只需工作两天,坚持一宿5000千瓦时的发电量即可,而该风电场满载发电量为4万千瓦时,工作效率仅为12.5%,大部分风机无奈关停。停掉的都是钱。该人士不无惋惜的感叹。

风电设备商折戟通榆

通榆风电储量丰富,有着“吉林风电甲天下,通榆风电甲吉林”美称,风电设备产业也自然地成了当地政府的力推工程。然而,几年下来,通榆风电产业园却依然萧瑟

风机停了*受伤的设备企业。作为***贫困县,白城市通榆县当地领导曾对风电抱有极大希望,欲将风能产业打造成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定下600万千瓦风电设备基地目标。

临时跟踪新能源的券商分析师介绍,运输占风电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因此,组装基地一般靠近风电场建设。通榆风电储量丰富,有着“吉林风电甲天下,通榆风电甲吉林”美称,风电设备产业也自然地成了当地政府的力推工程。

然而,产业园一开建便遇上了风电行业低谷。由于东北近年“弃风”限电严重,国家能源局对新增风电项目的核准规模大幅缩减,2011年**批核准规模为8.87GW,2012年新增1.16GW,2013年没有新增核准项目。

这直接导致通榆“风电设备梦”破灭。三一集团计划投资100亿的风电装备项目现场,除了建好的楼宇厂房,空着的土地上长满荒草,厂区大门紧锁。当地居民说,项目已经停产3年,这里只有看门的。

一墙之隔的整机商华仪电气也面临窘境,通榆分公司副总经理夏保林表示,公司在工业园区占地180亩,目前只开发了一期60亩,设计产能300台/年,但是*少的一年仅生产了12台。现在都是总部从外地调来的合同,有配套30万千瓦产能的外地合同在手,合算1.5兆瓦的整机200台。可是输电线路没建好,开发商不要风机。夏保林说,算上人员工资、设备折旧等,分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电网“弃风”无奈

提起“弃风”一般**反应通常是电网不接纳。因出力不稳定、发电高峰与用电负荷不匹配,风电被戏称为“垃圾电”。

有局部人士就认为,接纳新能源与电网的垄断属性相背离,电网没有动力接入风电,因此必需进行市场化改革。对此,电网也是满腹委屈,电网只收取过网费,风电和火电上网电价相同,接哪个都一样,但风电消纳确实调度难度较大,不少地区火电装机容量就已经超过了当地*大用电负荷,导致技术性“弃风”。

湖南省电力公司基层新能源调度专员介绍,由于风电不稳定,火电是平稳的调峰电源。电力调度计划围绕风电来做,然而风力发电不一定与预测相近,预测不准时就出现了弃风”一位从事电网运行近十年的基层人员也抱怨,吉林晚上风大,特别是冬天夜里风呼呼地吹,时大时小。上夜班得时刻盯着,工作强度非常大。

对此,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表示,解决“弃风”限电,首要是进一步挖掘风电基地的消纳潜力,如需求侧管理优化负荷曲线、风电供热试点、适当弥补火电辅助服务等。

转变在悄然发生。国网及各省电力公司都在进行调度系统**,平均减少“弃风”。近10%其中吉林省电力公司研发了国内首套风力发电预报系统、装设首套风电外送稳控装置。宁夏电力公司也在优化跨区直流调度日前计划。

基层电力公司,白城市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副主任李长录提到,风大的天,就不停电检修。此外,白城市处于电网末端,外送压力大。白城市供电公司也在原有基础上扩建变电所,新建3条500千伏外送路线,扩大输送能力。

解决之道—把电送出去

西部北部有我国*大的风光资源潜力,东部南部有巨大的消费需求,解决“弃风”问题根本上还是要加快建设特高压等跨区输电通道。

针对“弃风”问题,政策层面正在做出调整。参与能源“十三五”规划前期调研的相关人士透露,区别于“三北”占**风电85%比重的原方案,能源“十三五”规划将提出新思路,更重视东部沿海分散风光资源的开发,适当提高东部目标,减少西部装机容量。

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也在委托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进行甘肃酒泉等风电基地集中运行的后评估工作,总结风电规模化产业发展经验,优化能源管理体制。

白建华说:电网建设通常需要2年,风电场建设周期却仅需半年,这一时间差使得解决“弃风”问题,必需优化电源电网的投产时序。考虑到西部北部有我国*大的风光资源潜力,东部南部有巨大的消费需求,解决“弃风”问题根本上还是要加快建设特高压等跨区输电通道。

比方,新疆哈密-郑州800千伏直流特高压建成后,外送能力增强,哈密的弃风”限电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缓解。而宁夏要想缓解“弃风”问题,也在很大水平上要依靠宁东-山东、宁东-浙江两条直流输电线路的建成。

不只是电网,建设跨区输电通道几乎是所有风电相关企业的期盼,白城当地风电开发商、设备企业及设计单位均表示,先解决并网机组的限电问题,下一步建输电线路,尽可能多接风电。

需要沉淀下来反思

随着2013年核准项目减少,“弃风”现象有所缓解,风电产业链逐步回暖。长江证券判断在行业回暖和上网电价2015年下调的预期下,全年新增风电装机有望超越20GW。

白城市工业园,中材科技区门口的大卡车正在渐渐变多,白城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志强介绍,2009年行业*好的时候来拉叶片的大卡车停满了厂区外侧两条马路。当时的火热水平是销售人员指着没安装好的叶片毛坯就要了甚至为了提货打架。中材科技现场负责人任志辉说。

不过,中材科技白城公司在2012年低谷时仅生产了160余套,任志辉介绍,随着国家规范调整,基地生产的40米大机型需求放量,预计今年可达产350-400套叶片,价格也比年初有所上涨,毛利率可达7%至8%此外,公司正在研发更长叶片如70米规格的新机型,毛利率可达10%。

明���行业形势将好转,亦是夏保林的判断,原计划今年并网的80万千瓦送电能力明年可达成,电网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也已就位,届时各大风电开发商也将开建已核准风场,风机需求强烈。整机商龙头金风科技23日的半年业绩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6.8%前三季度预增超5倍,券商预计公司全年风机出货量有望超4.2GW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副主任王霁雪认为,从2001年至2007年,风电几乎是以每年100%速度增长,2007年至2009年甚至达到150%高增速。未来,风电不太可能像过去的这种迸发式增长,每年新增量比较平稳。路要一步步往前走,之前跑太快,需要沉淀下来反思。前述设计院人士表示,解决“弃风”问题后,未来将再度迎来一个3至5年的高峰。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能源 产业园 电源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