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萧何 节能灯难破汞污染之殇

分享到:
242
下一篇 >

随着白炽灯慢慢退出照明舞台,节能灯凭借节能、寿命长、造型美观等优点,在消费者中赢得较高的人气。但近年来,节能灯的汞污染问题也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我们不能一方面用节能灯节约了电,却在另一方面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照明节电工作,1996年启动实施中国绿色照明工程。2008年,为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启动财政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活动,对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购买节能灯分别給予30%和50%的补贴。

为了提高能效,保护环境,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11年11月1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明确从2012年10月1日起,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

节能成生活照明主题

我们来算一笔账:试验表明,一盏5W的节能灯与25W的白炽灯具有同等光效,且其寿命也是普通白炽灯的8倍左右。单从售价上来看,购买一只**的节能灯大约10至15元,相当于花费了5至8只白炽灯的价钱。但节能灯照明寿命为8000小时,相当于8个白炽灯之和。在耗电量上,25W白炽灯使用40小时就将消耗1度电,若使用5W节能灯替换,40小时只消耗0.2度。按照每度电0.5元计算,使用1000小时,白炽灯产生的电费为12.5元,节能灯的电费只有2.5元。如果长期使用,还是节能灯更划算,且照明效果更好。

可别小瞧这一盏小小的节能灯。2009年至2013年,绿色照明项目办先后在27个老少边穷地区开展节能灯捐赠推广活动,累计捐赠推广节能灯258.7万只,预计年可节电1.2亿千瓦时,节约电费0.6亿元人民币,减排二氧化碳8.6万吨。

而这只是近年来我国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仅2008至2010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25.62亿元,推广高效照明产品3.6亿只。“这些高效照明产品在寿命周期内**生电量约660亿千瓦时。”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长刘升平说,按0.5/千瓦时的电费计算,1元的中央财政补贴可以节省13元钱,即总共为广大城乡居民和大宗节能灯用户节省约333亿元电费开支。

不仅如此,在财政补贴推广政策的带动下,照明产品行业渐趋规范。“目前质量好、价格适中的绿色照明产品逐步成为照明市场的主流,假冒伪劣产品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但在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绿色照明产品推广仍是薄弱环节,开拓之路困难重重。”“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吕芳坦陈。

汞污染成为节能灯一生之痛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用来形容节能灯中的汞再合适不过了。作为气体放电灯,节能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激发汞蒸气发射紫外线,进而照射荧光粉发光。但这也埋下了隐患。

节能灯由于含有重金属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银,一旦废弃后未经处理直接进入环境,长期累积会造成潜在污染。有关专家表示,“根据国家对不同水质含汞量限值的要求,1毫克汞会污染的水体为0.02吨(排放污水)、1吨(饮用水)、10吨(地表水)、20吨(自然保护区水源)”。

汞危害的不仅是环境。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王卓告诉记者,液态的汞在20℃左右时即可挥发变成汞蒸气,而节能灯生产车间温度常常较高,因此在节能灯液汞时代,手动注汞对从业人员危害极大。

如果有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汞蒸气,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的呼吸道和肺组织都很可能会受到损伤,甚至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不仅如此,若节能灯报废后不作处理,其中的汞还将全球“旅行”,一旦富集并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甲基汞,危害更大。“甲基汞毒性很大,且能溶解在人体脂肪中,容易被肠、肺、皮肤吸收,渗入血液,并累积在人体的肾、脑等器官中,导致慢性中毒。”王卓说。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出现在日本的水俣病,即由居民长期食用含有甲基汞的海产品所致。

根据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的数据,仅2012年我国生产紧凑型节能灯约42.8亿只,其中15.3亿只留在了中国。如果按照每只节能灯含3毫克汞计算,这15亿只节能灯*终报废时若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将释放出4.5吨汞,埋藏着巨大的环境风险。

你可能感兴趣: 节能灯 业界新闻 图片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