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展示·示范园区

分享到:
126
下一篇 >

中德合作智能制造临港综合示范区:

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和产品研发集成

中德合作智能制造临港综合示范区,是由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要承担单位,在上海市委市政府、浦东新区和奉贤区委区政府、临港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临港科创中心等企事业单位,与德国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深层次、多方位合作,共同打造集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产业、标准、工程示范和培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德合作示范园区。项目为期三年,起止期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

合作成效

根据《上海市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中心的意见》对临港地区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的总体定位,临港对标《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和“德国工业4.0”,结合临港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研究制定了《推动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中心临港行动方案(2015-2020)》和十条配套政策,规划建设中德合作智能制造临港综合示范区、产业技术平台和跨境**服务体系,推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研发集成。

项目建成后,将在临港地区汇聚以中德合作机构为主要代表的全球**资源,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和成果孵化;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装备、系统和服务性企业;建成一系列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基地;形成一批具备工业4.0特征的智慧工厂示范工程;初步建立中德联合的智能制造职业培训品牌,使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成为临港地区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的重要支撑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利用德国资源并积极尝试不同模式的合作方式,在产业、技术、交流各方面初步释放了叠加效应,形成了新模式下合作的**模板,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产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主要经验

要以创建中德合作示范区为**,把临港地区打造成为辐射带动长三角、服务我国制造业能级提升并在全球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在若干智能制造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一批具有******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创建一批技术水平**的***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打造一批生产过程智能高效的智能制造样板工程,成为我国参与全球智能制造竞争的战略高地。

在智慧工厂和数字车间方面,利用临港智能制造专项政策,在临港地区筛选具有较好基础的制造企业,引导并支持其开展智能化规划和改造,打造智慧工厂。

在智能制造系统研发方面,借助打造示范工程的机会和中德合作的技术研发共性平台,通过引进/收购德美日意等国的企业和技术,联合SAP、Bosch等德资企业,培养当地具有德国血统的专精于某一行业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自动化加工装配线、智能物流系统、专用装备/系统的研制,MES、PLM等工业软件的二次开发和应用,工业网络及**系统的搭建,培育并形成具有**乃至全球影响力的本地/合资解决方案品牌。

坚持广泛借力,发挥国内外资源整合联动效应,建立示范区大格局;坚持产业链、**链、生态链并举,形成了产、学、研、投、创联动的良好局面;坚持应用导向、市场导向、产品导向,提升了示范区建设的内生动力;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发挥各方优势,形成了广泛合力;坚持产业合作与制度、文化引进相结合,提升了示范区建设软实力。

中德合作(沈阳)**装备制造产业园:

打造**装备制造生态系统

中德(沈阳)**装备制造产业园以中德(沈阳)**装备制造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为主要承担单位,联合宝马、西门子、库卡、纽卡特、思爱普、品奇巴马克等多家德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园区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汽车制造、工业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产城融合、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的规划理念,构建“一轴、两片、多组团”格局。项目近期规划五年,起止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

合作成效

在2015年,园区合计利用外资30263万美元,其中德资20317万美元。2015年以来,园区在中德两国共举办交流推介活动16次,接待国内外来访团组60多个,其中德国团组40多个。

目前,已与商务部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德国诗道芬公司、德国杜塞尔多夫中国中心、德国比勒费尔德经济部及比勒费尔德经济促进会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对外机构。设立了中德装备园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中德装备园专项资金等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引进**装备产业**技术和人才,形成了德国技术—沈阳孵化—沈阳制造—国际化发展链条,打造**装备制造的生态系统。

产业园在发展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并为保障产业园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这对于国内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方面以及类似园区开发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和借鉴意义。

首先,**产业发展模式。聚焦“德国元素”实施****增量发展,促进“互联网+”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支持领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其次,**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模式。大力推动国际合作化管理模式**,创建管委会+开发公司的园区管理新模式,创建嵌入政府服务体系的市场化开发新模式,基于UGIS和BIM技术打造新型智慧园区。*后,**对外开放合作模式。开创“引资+引智+引制”合作新模式,建设自由贸易探索试验区。

主要经验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中德两国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生产要素和**要素向园区集聚。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

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在打造国内**的开发开放功能平台的同时,加强与德国联邦政府、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各个层面的沟通联系,共同推进园区建设,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驱动。深入实施**驱动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和产品,提高核心部件研发制造能力,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推进装备制造业在技术、质量和管理上向中**迈进。优化**环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培育更多**型企业。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根据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园区建设总体方案,科学合理编制园区发展规划,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强化规划的指导性,合理确定开发建设重点时序和步骤,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积极有序推进园区建设。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解决方案 产业园 **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