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可以卖钱吗——大数据时代的交易恐慌

分享到:
151
下一篇 >

    某无聊**甲精心整理了自己三个月事无巨细的网络浏览记录,具体到鼠标轨迹,屏幕定时截图,再到键盘输入记录。这位**甲以此收集统计了一个大约7GB的数据包,其中有280万行文本信息(相当于1500本书),软件记录的鼠标,GPS记录行走距离1.9万英里,总之是卷帙浩繁,博大精深。现在**甲说这些所谓“隐私数据”是卖钱的,便宜了还不卖。

    这不是一个冷笑话。 美国人Federico Zannier一直觉得自己努力上网,贡献社会,养肥Google,自己却一分钱的回报都没有实在是一件大不公的事;所以他从今年2月份起开展了以上**甲计划。目前Zannier已经在kickstarter众募网站上开卖了,捧场的人还不少,截至14日,这7GB数据已经炒至1100美元,马上就要赶超一盎司黄金的价格了。

    写到这儿,有几个问题已经明了:在全民互联时代,你可以免费浏览网页,免费下载音乐,免费查看他人的隐私,但这种免费却同时也是耗价不菲的,你的隐私同时被各大数据采集商收集整理并商业化。这里用隐私这个词可能有误导作用,因为我们并不一定将所有的行为都归于隐私的范畴,但是无论如何这种行为数据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产生的价值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

    早在前两年,就有分析师注意到在google搜索中关于房屋买卖的搜索数量与经济走势直接相关,比一般的宏观预测模型都要准确,显然,搜索引擎比“老大哥”还“老大哥”,因为他们不仅监控而且还正确预测,精准投放,然后数钱。在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中,众网友其实是在用隐私换服务,Zannier的逻辑就是“我的隐私比他们提供的服务值钱”。这样的论点能否成立是一个**统计学问题,无法解答。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将没有隐私。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因此全知全能,将信息尽在掌握。相反,这种数据的堆积很可能把我们带入一个新的“群氓”时代。

    对于金融业来说,分辨噪音将是(本来就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现状和未来将是信息无处不在,真相却有很多个,而每一个都有一群狂热的粉丝摇旗呐喊。

    自我验证*早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理论,近来在行为金融学中也颇受关注,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一旦有了某些想法,他们就会努力寻找各种论据来证实这种观念。具体到金融交易上,如果人们认为某只股票一定会涨,那么任何轻微的震荡上行都会让他们追加投资,而如果这种行为达到一定规模,自我验证就变成了自我实现。

    通常的观点是信息时代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这应该是正确的。不过在目前,互联网很可能起到逆向的作用。大数据的诱惑让各大互联网服务商力图做到**定位受众,挖掘需求。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你今天的无意搜索了一下“切糕”这个关键词,然后就收到了无数关于切糕的推送,切糕的原理,切糕的制作流程,提供切糕的厂商等等,这种阵势很容易让你以为这个世界不是我的,不是你的,而是切糕的。而我们也就是这样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慢慢变得狭隘的。圈子可能大了,但是观点反而少了并且两极化。致力于寻找热点的金融分析师也因此而轻易地误入歧途。

    分析师从来就热衷于寻找各种相关性,从*基本的资本市场线CAPM到**的矩阵实验室,量化投资的追随者一直就致力于在数据中找关系。但正如纳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 《黑天鹅》作者)提出的,随着数据的增多,统计上显著的相关关系也就越来越多。而正如切糕不是世界一样,这些关系很多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欺骗性的数据不仅会让我们误入歧途,而且还会带来不实的**感,雷曼兄弟就是这样倒下的。而数据愈多,要筛选出有用的那根针就更加困难。大数据对于交易来说很可能是大噪音,对于要想找到节奏的投资者,大数据不是什么福音。

    后大数据时代不用占星师,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过去未来,误差不会太大,但是以亿计的小小误差合起来就会是一场海啸。也正因为此,某些朴素的投资理念永不过时,比如坚持投资你所熟悉的行业,不盲从,不冒进。不过,华丽的大数据将会使这样接地气的投资越来越难,越来越少。

    *后,提供笑话一枚,英国保守党宣传部负责人某天惊讶地发现工党网站上居然有**女郎的广告,大为兴奋,立即开始宣扬工党已经穷到要拉特殊服务的广告了。不过工党面对这个诽谤不但不反驳反而各种欢天喜地,还友情转发了一份谷歌广告条原理链接……

    你没有笑?好吧,这是一个冷笑话。

你可能感兴趣: 云计算 业界新闻 Google 首页推荐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