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智能风口 打造“智”造强省

分享到:
142
下一篇 >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党组书记、主任 牛弩韬

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是建立国家制造业**体系的关键。近年来,安徽坚持以制造强省建设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明确工作方向,找准发展路径,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和“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着力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智能制造发展道路。

聚焦五大方向

构建智能产业新体系

安徽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工作中,一方面大力实施冶金、建材、化工、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逐步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能力;另一方面围绕智能技术、智能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培育智能装备、智能终端、智能家电、智能汽车和智能语音五大智能产业基地,着力构建智能制造新体系。

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基地。近年来,安徽大力实施“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2015年全省智能装备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35亿元,增长10%以上。初步形成以芜湖埃夫特、巨一自动化等龙头企业为**的研发、生产、应用产业体系,建成江淮汽车、合肥美菱等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合芜马”被国家列为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十三五”时期,安徽将“点、线、面”全方位布局智能制造。“点”就是深入开展“机器换人十百千行动”,每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3000台以上;“线”就是每年改造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100个;“面”就是重点培育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每年培育智能工厂20家以上。重点打造“机器人、**数控机床、增材制造、智能传感控制和检测装备、智能仓储与物流装备、智能化成套装备”等六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全省智能装备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建设智能终端产业基地。安徽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发展路径,大力推进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目前力晶科技、长电科技、富士通等一批行业龙头抢滩登陆;笔记本电脑产量居中部**、**前六位;液晶面板6代线、8.5代线满产运营,10.5代线加快建设,安徽成为国内平板显示产能*大、产业链*完整、配套水平*高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下一步,安徽将按照“延伸配套联动整机、**整机驱动配套”模式,推动“屏-芯-终端”全产业链联动发展。抢抓大尺寸、超高清液晶显示和OLED柔性显示发展机遇,加快突破关键共性和前瞻性技术,建成***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围绕合肥“中国IC之都”建设,加快建设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打造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在智能视听、移动终端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加快布局一批项目,打造国内重要的智能硬件研发制造基地。力争到2020年,“屏-芯-终端”全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

建设智能家电制造基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冰箱、洗衣机为代表的家电消费品誉满**,安徽成为****的轻工大省。近年来,安徽家电产业在承接转移中发展,在结构调整中转型,建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及相关配套企业集聚的产业体系,形成了合滁芜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安徽成为国内外家电*为集中的地区之一。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15亿元,冰箱、洗衣机、空调“三大件”总产量7789.5万台,占**的1/4。下一步,安徽将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为抓手,深入开展“工业精品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培育认定省级新产品500项、安徽精品100项,谋划推出“精品安徽”宣传,**提升‘皖商、皖企、皖品’新形象;深化家电产业两化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合肥智能家电制造、芜湖**空调及配套件产业、滁州**冰箱及家电装备“三大集聚区”,以及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热水器、小家电、健康保健电器、智慧家居“八大产品系”,力争到2020年,家电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智能家电制造基地。

建设智能汽车产业基地。经过50多年的发展,安徽已形成以合肥、芜湖为“双核”的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集聚企业近1100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9家。2015年,汽车整车销售111.9万辆,居**第7位。江淮、奇瑞纯电动轿车技术与销量国内**,合肥、芜湖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全省已推广新能源汽车约4.5万辆。江淮汽车联手蔚来汽车、德国大众,**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奇瑞联合百度推出了全电式无人驾驶汽车。安徽将在稳定发展传统汽车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重点培育智能汽车,聚力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关键技术,完善智能汽车生态链。力争到2020年,整车产销180万辆,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20万辆,占**的10%以上;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汽车强省地位初步确立。

建设智能语音产业基地。“十二五”时期,安徽建立健全“部省院市”四方合作推进机制,加快“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建设,目前语音产业园入驻企业50多家;语音云平台向全球16万多家合作伙伴、10亿台智能终端提供智能交互技术,用户数超过8亿。科大讯飞成为中国*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以及亚太地区*大的语音上市公司。“十三五”期间,安徽将以需求应用为牵引、基础**为支撑,以科大讯飞为龙头,以智能语音产业园为载体,以创建“中国软件名城”为抓手,大力实施“名城、名园、名企、名品”发展战略,按照“一核两区多园”的空间布局,即以科大讯飞为主的核心区、孵化区、产业区和多个语音特色鲜明的产业园,打造“1+3+6”产业发展格局,即夯实1个智能芯片设计制造业,壮大智能终端、智能装备和汽车电子3类硬件产品,拓展垂直行业应用、互联网应用、语音大数据服务、智能客服、智慧城市和信息**等6大应用和服务方向,建成*****智能语音产业发展集聚区。

探索四种路径

开启“智”造强省新篇章

在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建设智造强省的进程中,安徽将结合实际,借鉴先进经验,找准方式方法,努力把思路、规划变成行动,把行动转化为成果。

坚持“基地+基金”,打造产业新体系。基地是承载产业的有效载体,基金是解决融资难题的现实途径。近年来,安徽大力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设立600亿元规模的产业发展基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成效初显。安徽将采取“‘一支基金’+‘一家基地’”的做法,把政府的资源、市场的机制和社会的资金有效嫁接,大力发展多种股权投资模式,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通过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产业集群专业镇“四位一体”推进,支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加快创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推进智能制造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龙头+配套”,打造企业新梯队。“十三五”期间,安徽将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民营经济提升行动,立足产业优势基础和发展方向,通过本土培育和招大引强,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形成骨干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20年,培育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企业3-5户、超百亿元企业50户。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用“工匠”心态做产品,提升服务配套能力,打造一批“单打**”、“配套专家”和“行业小巨人”。力争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达2.5万户、“专精特新”企业超过3000户。

坚持“人才+平台”,打造***优势。以系统推进****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搭建面向**乃至全球**团队的开放**平台,建设一批制造业**中心、产业**联盟和企业技术中心,完善股权激励、产权激励、知识产权质押、技术折股分红等政策**体系,形成**技术的价值评估、成果转化、技术孵化、资本跟进等完整高效的对接机制,吸引更多**团队、**人才来皖创业,培育出更多的本土**型人才和企业家,促使各类**要素在安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政策+帮扶”,打造服务新模式。认真贯彻“降成本20条”和国务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推动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力争未来3年,全省企业综合成本比2015年下降5%-8%。**落实省政府“金融12条”,推广“税融通”、“续贷过桥”、“小额票据贴现”等业务新模式,进一步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管道”。用好省财政每年新增的10亿元专项资金,促进企业技术**、设备更新。进一步建立健全精准帮扶企业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千企”活动,进一步营造重视实体经济、重视制造业的浓厚氛围和环境,形成建设“智”造强省的强大合力。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智能终端 集成电路 产业园 产业链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