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苹拟采AMOLED 主要面板厂布局情况;

分享到:
110
下一篇 >
1.新苹拟采AMOLED 主要面板厂布局情况;2.陆潮冲击 台湾面板接单少三成;3.鸿夏恋...双方仍在努力;4.2014-2018年OLED市场将以22% CAGR增长;5.JDI将关闭2条低世代产线;6.三星显示器将对宏达电、Oculus、Sony供应VR用OLED面板

老杳推出个人微信公共平台,主推原创及重大突发事件分析,欢迎搜索公共号:laoyaoshow

1.新苹拟采AMOLED 主要面板厂布局情况;

南韩媒体ETnews报导,苹果iPhone萤幕未来将改采主动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由三星显示器为主要供应商,鸿海有机会与乐金显示器(LGD)、日本显示器(JDI)等业者争夺未来iPhone用AMOLED**供应商。

目前iPhone使用的是低温多晶矽(LTPS)面板,由于AMOLED具有更轻薄、显示色彩更饱和等优势,盛传苹果未来将导入iPhone。过去 iPhone面板多由韩、日业者供货,一旦鸿海开始供应iPhone用AMOLED面板,将是台湾业者首度打进苹果面板供应链。

业界认为,鸿海要拿下iPhone的AMOLED订单,入股夏普成败将是关键。过去韩媒多是看多南韩业者,此次特别点名鸿海有望争夺未来iPhone用AMOLED**供应商,透露看好鸿夏恋有望顺利成局。

ETnews引述知情人事的报导指出,三星已与苹果完成签约,今年供货AMOLED的份额也已决定。业界估计,三星显示器每月将供应苹果6万片AMOLED面板,至少拿下苹果五成AMOLED面板订单,*多甚至上看七至八成,居*大供应商。

尽管LGD被认为是苹果AMOLED**供应商的热门人选,但因起步较晚,地位并不像三星那般稳固。

由于AMOLED一夕暴红,导致设备厂大塞车,LGD目前正面临无法取得关键设备的窘境,可能因此被JDI或鸿海等供应商取而代之。

由于AMOLED设备抢手,LGD等面板厂扩产受到压抑,这让鸿海有机会趁势崛起,争夺iPhone用AMOLED**供应商地位。经济日报

2.陆潮冲击 台湾面板接单少三成;

台湾经济部统计,2月外销订单中主要接单货品的订单金额年增率无一翻红,特别是精密仪器(面板)接单赫然出现“3”字头的年减幅度,订单只剩13.5亿美元,年减32.5%,创历史次高。

经济部统计处长林丽贞表示,所幸面板报价已经止跌,只要价格不再滑落,需求量出现后,订单就可望改善;或许3月精密仪器订单可以期待大陆“五一长假”的备货商机,以及今年夏季奥运会的电视换机潮。至于3月订单的衰退幅度能否收敛,林丽贞未给出明确答案。

经济部分析,大陆面板厂自主化,是精密仪器接单失守的主因;由于红色供应链的替代性,2月接自大陆的精密仪器订单只剩8.1亿美元,是金融海啸以来新低。上次面板接自大陆订单金额的谷底出现在2009年2月,当时只剩6.5亿美元,两者金额仅一步之遥。

另一个衰退幅度较大的还有机械产品,因全球经济展望保守,厂商设备投资缩手,订单只剩13.7亿美元,年减逾一成。尽管机械订单不佳,但减幅已较1月收敛,据研判可能是受惠新台币对美元贬值。2月新台币兑美元均价为贬值5.9%,同期日圆兑美元为升值,其余包括人民币、韩元的贬幅都超过新台币,尤其强敌韩元兑美元贬幅高至一成,亚洲市场弥漫着货币竞贬的烟硝味。经济日报

3.鸿夏恋...双方仍在努力;

彭博新闻昨(21)日报导,鸿海收购夏普一案迟迟未定,从鸿海喊停至今已过了25天,本月恐怕仍不会签约,这桩交易*终胎死腹中的风险愈来愈高。鸿海重申,与夏普双方都努力在实际可行的原则下,尽快达成令人满意的协议。

市场人士认为,虽然外媒对鸿夏恋是否成局出现杂音,但从上周夏普社长高桥兴三、夏普负责对鸿海协商代表藤本俊彦与银行团高层都陆续来台,亲自与董事长郭台铭见面,显示出双方仍在继续协商中,并朝签约方向努力,预期破局机率不大。

据悉,*近这一、二周,郭台铭多次前往大阪,甚至也远赴泰国曼谷参加夏普的会议,显示双方并未交恶,并且已经针对重建之路开始进行后续计画。经济日报

4.2014-2018年OLED市场将以22% CAGR增长;

OLED协会发布了一份2014年至2018年OLED市场增长的预测报告。OLED协会预计在此预测期内,OLED市场将以22%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产能将从2009年的100万平方米上升到2018年底的680万平方米。

预计中小型非柔性OLED部门在2016年将停滞不前,2017年才开始适度增长。由于很多制造商将扩大产能(但不会达到大量生产)或进入市场,预计 2014年至2018年整体市场将以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而SDC的产量并不会提高太多。到2018年,9家公司将生产小型刚性OLED,其中三星占 62%,日本显示器公司占8.8%,友达占8.3%,LG显示器占5.4%。

主要原因在于SDC及其他公司将把重点放在柔性OLED的生产上。而柔性OLED也将成为增长*快的部门,预测期内将增长52%。三星显示器公司预计保持其主导地位(占50.6%),紧随其后的是LG(占18.7%),夏普(占6.5%)和日本显示器公司(占3.2%)。

大面积显示面板的生产(*主要是OLED电视面板)也将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预计预测期内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0%。而该市场将由LG显示器主导。

大面积显示面板的产能预计将达170万平方米。OLED协会预计,到2018年年底三星将超过LG显示器成为*大的OLED电视生产商。令人意外的是,OLED协会竟然没有对LG 2016年之后的增长做出预测。 OFweek 显示网

5.JDI将关闭2条低世代产线;

日本官民基金「产业革新机构」(INCJ)原先计划*高投入 3,000 亿日圆入股夏普(Sharp),藉此除可拉夏普一把、不致走上破产之路外,还能促使日本产业进行整并;INCJ 计划将夏普面板事业分拆出来和 Japan DisplayInc(JDI、INCJ 为 JDI 的*大股东)合并、且也计划整合夏普和东芝的家电事业。

不过随着INCJ抢输鸿海,夏普决定收编在鸿海旗下进行重整,也让INCJ 上述产业整并美梦破灭,除东芝家电事业传出将卖给陆厂美的集团之外,JDI 也被迫自救,将关闭日本 2 条面板产线,且传出将在中国大裁员、将裁撤数千人。

日本中小尺寸面板大厂 JDI 16 日发布新闻稿宣布,因智能手机用面板竞争环境激烈、且需求极易因季节性因素而产生剧烈变动,故为了建构出不会受环境因素影响的获利体质,将进行结构改革措施,以藉此进一步压低成本、提高收益能力;其中,JDI 计划于 2016年内关闭日本 2 条面板产线,且将对中国基地进行统废合措施。

JDI 指出,此次将关闭的日本面板产线为位于茂原工厂的 4.5 代产线(采用「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 和低温多晶硅 LTPS技术)以及东埔工厂的3.5 代产线(采用LTPS 技术),上述2条产线分别预计于2016 年12 月、2016 年4月关闭。

JDI 表示,因进行上述结构改革措施,故将在2015 年度(2015 年4月–2016 年3月)提列约140 亿日圆特别损失。

在JDI 发表上述结构改革措施前,日经新闻就提前爆料。

据日经新闻指出,JDI 将调整生产体制,计划于2016 年内关闭日本2条液晶面板产线,且也计划将中国3座面板组装厂整编成1座,主因原先计划进行事业整合的夏普将收编在鸿海旗下,迫使JDI 必须自救,加快结构改革,以藉此对抗来自韩国厂商的竞争。

日经指出,除关闭日本2条面板产线之外,JDI 也计划将位于中国苏州及深圳、负责面板检查/组装业务的3座工厂于今年内整编成 1 座,藉此将在中国裁员数千人。精实新闻

6.三星显示器将对宏达电、Oculus、Sony供应VR用OLED面板

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 2016年上半对Oculus、宏达电、Sony等推出的虚拟实境(VR)头戴装置供应中、小尺寸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面板,抢占相关市场。

据南韩inews24报导,预计2016年上半推出的虚拟实境头戴装置Oculus Rift、HTC Vive、PlayStation VR等,将搭载由三星显示器供应的OLED面板。

OLED较LCD面板反应速度快、色彩表现力佳,且厚度较薄等,被业界评价为*适合应用在虚拟实境头戴装置的显示器。Facebook执行长Mark Zuckerberg也曾强调OLED是*适用于虚拟实境头戴装置的面板。

三星显示器对此表示,OLED的反应速度较LCD快,可观赏更鲜明的影像,且可降低眼睛疲劳程度。此外,因不需搭载背光模组,厚度更薄、重量较轻,可缩减头戴装置的体积和重量。

三星显示器拥有全球*高水准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生产能力,未来将更积极攻略虚拟实境头戴装置市场。

乐金显示器(LG Display)也具有中、小尺寸OLED面板生产能力,但目前正在致力于研究提升良率和实现高解析度。乐金电子(LG Electronics) 在MWC 2016中公开的置LG 360 VR并非搭载OLED,而是采用LCD面板。

三星显示器研究所专责主管李璋斗(音译)表示,三星显示器研发VR装置搭载的高解析度显示器模组,并将持续推动相关市场成长。在虚拟实境装置上,OLED的高解析度是有待解决的任务,是否能确保背板、画素、画素寿命、画素驱动等高解析度相关解决方案将成为关键。

另一方面,外电引用市调机构Juniper Research资料指出,全球VR头戴装置市场在2016年销售量约达300万台,2020年销售量可望遽增到3,000万台。Digitimes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图片 AMOLED 面板 OLED电视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