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word虹,盘点长虹智慧家庭“三板斧”

分享到:
179
下一篇 >

智慧家庭是一个导入期较长的诱人概念,无数企业前仆后继。不过,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它走进家庭的步伐正在加快!从全球看,苹果2017年对其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的升级大大降低了***的门槛,它于前不久在全球***大会上发布的人工智能产品HomePod更是增加了人们对智慧家庭硬件的信心。从国内看,从巨头企业长虹、海尔、京东到新兴企业鹏博士、丰唐物联等等,今年都有实实在在的智慧家庭单品或解决方案上市,智慧家庭概念在应用端加速发酵。

在刚刚结束的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上,8年前开始布局、5年前明确战略的老牌家电企业长虹携其全套智慧家庭应用解决方案亮相,展示了智能化在家庭中的应用场景。长虹公司副总工程师阳丹宣布,备战8年,长虹的智慧家庭解决方案已“**上市”,目前主要集中在智能控制、**、大媒体、能源、健康等五个方向,且已为之构建了一套“运营商+房地产开发商+代理商+线上商城”的立体渠道体系。言语之间,透露出智慧家庭对长虹转型的重大意义,和长虹要在智慧家庭规模启动的**波浪潮中尝到“硬件+服务”甜头的强烈信念,当然,也有川人特有的“运筹帷幄”的必胜信心。

IPP保证非虹系产品互联

“长虹作为家电企业,已经经历了8年多的智慧家庭准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终端的准备;二是云端的准备;三是应用的准备。实际上,在物联网时代,更重要的是连接以及基于连接基础上的应用。所以长虹在去年3月提出了UP物联运营支撑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再架构相应的智慧家庭产品,通过产品,呈现出大家需要的简单的轻松的生活方式。这是长虹真正实现转型的具体动作。”这是阳丹对长虹智慧家庭进程、目标和意义的解释。

在物联网时代,*基本的是连接。智慧家庭前景诱人但推进缓慢,核心问题是无法推进不同系统、不同终端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长虹早在多年前就开始进行物联网相关的研究,从各种通信协议、大数据到人工智能都在进行相关的技术积累。*终通过IPP技术框架实现了虹系、非虹系相关家电产品的互联互通,为智慧家居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长虹制定智慧转型战略开始,长虹就明确将通过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吸引第三方和消费者参与智慧家庭的价值创造,从而形成“硬件+软件+服务的业务生态”。于是,在架构初期,就规划了名为IPP(集成个人网关)的连接技术框架,帮助实现不同品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控和协同。

“我们在IPP技术上面已经耕耘5年,目前迭代完善到3.0版本:1.0版本是把终端和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打通,2.0版本是将其接入云端,3.0版本则是把一些通用协议都往里面加,比如苹果*新的HomeKit等等,进一步保证了多品牌、多设备之间的联接。”长虹软件与服务中心总经理刘东向记者解释。

“现在IPP上跑的协议多种多样,wifi、蓝牙、ZigBee、NB-iot,近距离的、超短距离的、大规模的、小规模的……不同品牌产品的连接已经完全不是问题。”面对一位政府官员提出的质疑,阳丹这样表示,“智慧家庭,就必须让格力、海尔的智能家居产品连进来。”

不难看出,能让阳丹“运筹帷幄”的,IPP首当其冲,是*基本的保障。

UP平台挖掘数据魅力

技术架构保证了随时接入、联通的实现,但并不一定能成为事实,尤其是那些长虹的竞品。要搭上智慧家庭发展的**班快车,长虹不能等待。幸好长虹有“**板斧”——UP(物联运营支撑平台)。

长虹物联运营支撑平台UP可以看作是IPP后面的大数据分析和管理平台,可实现智能硬件、O2O服务等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分析并反向完善智能硬件和O2O服务,当然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实现平台共享和能力共享,将来也能对接长虹或接入企业的智能研发、制造、交易及供应链等资源,*终实现“O2O+C2B”,以数据驱动为用户主动、无感、精准提供“所需即所得”个性化产品及服务。长虹正是用这个平台解决眼前的难题。

“一个家庭的电子电器终端一般分为两大块,一个叫核心终端,指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等,解决基本面的需求;剩下的我们叫辅助终端,是帮助提升生活质量,比如空气类产品、水电器、小家电、厨房电器、**产品等。前者多是一些大企业的产品,后者则大部分是一些中小企业的产品,他们更愿意接受我们开放的UP平台。”阳丹表示。

“经过一年的发展,现在UP平台上已经形成了10大基础能力中心和6大技术应用系统平台,到现在,在这个平台上聚集的用户数超过5000万,用户行为数据超过80PB,用户标签15782个,新生成的数据每天几十个T地增长。到目前为止,这些数据和用户数据的价值在逐渐释放出来,继续支撑我们的发展,同时为下一步继续孵化一些新型的智慧型的应用做准备。” 长虹软件与服务中心总经理刘东表示。据介绍,目前,已有包括三大运营商在内的近100家公司加入到长虹UP平台友商阵容,已联接长虹自有产品、第三方友商产品、传感器、智能硬件等几十大类、上千款终端产品,这些智能产品相互联接、协同,并实时产生用户行为数据,汇聚物联数据运营平台。

“中国移动也愿意在长虹1900万智能电视激活用户的界面上看到自己的logo,当UP上的终端平台变成它的销售管道的时候,没有人会拒绝。”阳丹告诉记者。

经过智慧家庭解决方案和应用方向的实践和数据反馈,长虹发现智能控制、**、大媒体、能源、健康是目前家庭用户*需要、使用频次*多的智慧家庭应用,长虹和它的合作伙伴根据这五大方向组合产品,并从移动运营商、房地产开发商和传统智能产品销售渠道等方向寻找落地。

“智慧家庭是一项系统服务,涉及网络、设备和第三方服务商,因此不可能由某一家公司全部完成,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与配套。长虹是生意逻辑,希望不断增加产品和服务,通过服务增加产品的黏性,再通过服务增加新的硬件和产生新的服务。这一切在UP平台上发生,但是长虹只赚取‘硬件+服务’那一部分,长虹花了5000多万元搭建的平台甚至可以免费送给合作伙伴。”阳丹表示。

人工智能改变未来

智慧家庭近两年被看好的一个技术原因是人工智能的日渐成熟。“几年前人们要看一段视频,至少要求他懂电脑,会把视频下载并放到移动存储设备。再后来大家用Pad看,用传屏的方式看,也需要一定的操作。现在只要通过语音交互,就能随时看视频,机器还能通过持续的数据积累,尝试理解用户。而这还只达到了2~3岁小孩的智力水平。”长虹智慧家庭应用产品经理杨家鹏表示。从亚马逊的智能音箱Echo,到京东的叮咚音箱,再到苹果刚刚发布的智能音箱HomePod,都是人工智能与智慧家庭的嫁接。

而长虹恰恰在语音交互和数据分析上有很强的技术积累。长虹是*早切入语音控制市场的家电企业,它也是业界**家推出人工智能电视的企业,并引发了行业内的跟风。“通过前几年的建设,我们建成了超过千人的软件队伍,这在家电行业是不容易的。通过持续的软件积累、平台积累和数据积累,我们能持续地去理解用户。现在我们智能终端的智力水平只在2~3岁,我们正在通过我们的软件力量,通过语音、语义、算法等分析,和持续的团队建设及技术积累,希望把设备的智力水平提升到6~7岁。”阳丹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据介绍,自2012年开始,长虹就开始了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工作。在机器人学、机器学习、人机交互、计算与应用等均有布局。目前,长虹把数据采集、运算、分析为基础的交互与识别、内容服务与推送、语义识别与学习等人工智能应用,贯穿于智能制造、智能交易、智能服务,打造公司数据产业,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CHiQ人工智能电视、空调、冰箱等产品以及轻松自在的生活服务。

当然,阳丹表示,不管技术怎么发展,智慧家庭的一切都要源于生活,围绕真切的生活需求做文章。例如,收音机的产品形态目前已经没有了,但是人们收听节目的需求还是存在,它转移到了车载音响、手机APP上,也可能会转移到其他的智慧家庭终端里。“现在我们这个产业的问题是,大家习惯性地从既定的产品形态上做文章,在智慧家庭的全新时代,我们完全应该抛开原有的思维桎梏,从生活的需求本身着手寻找切入点,为营造一个更简单、舒适、轻松的生活服务。”

“在长虹看来,发展智慧家庭的难点不是互联互通,不是技术,不是商业模式,难点在于我们对于生活的理解,或者说对现在90后及将来00后的生活的理解。”阳丹说。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智慧家庭 长虹 智能电视 智能硬件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