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成功测试新型海底资料中心

分享到:
151
下一篇 >
现今资料中心动辄容纳数千台伺服器,散热问题已成重要课题。微软(Microsoft)已成功测试位于海平面以下数百英呎的资料中心,利用海水降温不仅省下昂贵的空调费用,还能以洋流或潮汐能为资料中心供电。更重要的是,全球人口集中于沿岸城市,这种海底资料中心还能提升网路连线速度。

根据Evaluation Engineering报导,微软目前已在资料中心斥资逾150亿美元,在全球兴建逾100座资料中心,而且仍在快速扩建。

微软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工程师于2014年即开始研究这种全新型态的资料中心,*后研发出直径达8英呎、表面覆盖热交换器(heat exchanger)的大型白色钢管,其两端以金属板和大型螺栓密封。钢管内部有伺服器机架,再充满加压氮让运算晶片有效散热。

这些以光纤电缆串连的巨型钢管可置放于海底,也能悬浮在海平面下以捕捉涡轮机发电所需的洋流。微软*近已在加州沿海30英呎水面下完成105天的测试,获得比预期成功的结果,甚至已能执行Azure云端运算服务的商业资料运算专案。

这种海底钢管设计上可留在原地5年而毋须维修,但现有接口材料及粘合剂仍维持那么久时间,微软工程师正在设法解决此问题。而且这种资料中心既然毋须定期保养,也就不必再将伺服器摆在机架上,因此可重新设计内部架构以提升效率。

使用这些海底钢管的优点是能将资料中心的部署时间由2年缩短为90天,而能大幅降低成本。此外,目前全球大部分人口居住在沿岸城市,资料中心则通常兴建于土地较便宜的郊区,若能将资料中心设置在离大多数用户更近的地方,就能提升整体网路连线速度。

但这种海底资料中心仍可能遭遇硬体故障、漏水等无法预见的技术障碍。微软已在水下伺服器系统上配备100个不同的压力、湿度、运动及其他感测器,以深入了解水下环境的实际状况。

微软研究小组也已开始设计3倍大,且能整合海洋替代能源系统的水下系统,预计在2017年于佛罗里达州或北欧附近进行测试。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微软 工程师 首页推荐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