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承压 李东生详谈“危与机”

分享到:
54
下一篇 >

回忆起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与2008年欧美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活跃在经济一线的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人大代表李东生仍心生触动。

在**两会期间,李东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1997年多是外资企业关闭的现象,当前部分内资企业也受到很大影响。在中国经济的浪潮中摸爬滚打多年,李东生对于制造企业的生存负担体会很深。所以,在今年的两会上,李东生带来的两个建议案都与企业减负相关。除此之外,在经济转型期,作为国际化的标杆企业,TCL又有什么动向,李东生在采访中对本报记者做了详细阐述。

呼吁为企业减负

“大部分中国企业在去年特别是下半年,都感到****的金融压力。就像TCL所处的广东,去年下半年也少有地出现企业经营不下去和倒闭现象。这种现象应该是比2008年欧美经济危机的时候,对中国的影响还要大一点。”李东生说。

在这个背景下,今年两会,李东生提出了《关于加快增值税立法进程的建议》和《关于取消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建议》两个建议案,核心都是为企业减负。

李东生以增值税举例称,目前我国增值税*高税率高达17%,远远高于与我国制造业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导致我国国内市场产品价格与海外市场产品相比竞争力偏弱。

“我这次建议的核心就是降低增值税税率,主要的理由就是降低税率有利于扩大国内的消费。”李东生表示,降低增值税税率,有利于扩大消费,扩大内需市场,同时也可以降低同样产品国内外市场的差价,将部分出国消费转移到国内市场,降低增值税也有利于企业国内业务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增强制造业产品销售,有利于扩大税基,抵消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除了提出建议降低企业增值税税率外,李东生还提出了取消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建议案。他透露称:“我国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已经不足2%。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制造业附加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接近0.5%,约占到平均利润的四分之一。”李东生用数据来说明企业税负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李东生认为,制造业成本高、利润薄、税负重,尤其是税务负担较重,占据企业成本,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李东生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中国企业通过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产品,并通过**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

“去年国内外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经济调整和困难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国企业应该适应变化,不断调整,大幅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能为发展取得一席之地。”李东生表示。

将继续选择并购机会

面对经济形势调整大势,李东生呼吁企业看到差距并提升核心能力,那么,在这一轮转型当中,对企业家而言*大挑战是什么?对此,李东生直言,没有危机感就是*大的危机。

“TCL在企业管理中一直强调变革**,强调危机意识,因为整个市场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整个产业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技术也是不断转型升级,企业要通过不断变革**才能够适应这种变化。”李东生对记者说。

除此之外,李东生表示,在整个变化当中,要找准方向。他用华星光电举例称,“在我们比较困难的时候,2009年国际化刚刚走出困境的时候,我下决心建华星显示面板。因为看到在彩电产业里面,韩国企业取得**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产业链资源整合的能力。”

“决心该下的时候要下。”李东生补充道。

对于在未来几年有什么*想做的重要的事,李东生坦言,自己已经不是一个出来创业的小伙子。他表示,现在企业有7万人,达到1000亿销售额,怎么把TCL做好,这是我们**全力以赴要做的事情。

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成功案例,TCL在未来有何重点发展方向引发业内关注。对此,李东生表示有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应用,我们要从一个工业级企业转型到制造+互联网,企业定位是全球化的智能产品制造和互联网应用服务产业级的,二是努力国际化,现在我们的销售海外占47%,未来我希望很快能超过50%,能够有更高的比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不过,李东生透露称,日后还会选择一些并购机会,扩大业务规模以及产品线。

此前在2月23日,TCL集团宣布,将与紫光集团共同成立一只目标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并购基金。当时李东生就透露称,成立产业并购基金,并不是抱团取暖,而是在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求更多的机会。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李东生透露,之前TCL和紫光已对投资并购标的项目进行筛选,相信很快会有项目落地。

“除了和紫光合作的并购基金之外,我们可能还会继续参与若干个并购基金的项目。从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种并购重组的机会在未来几年都会不断出现。我们做好相应资本的准备,机会出现的时候,我们会把握好。”李东生说。

对于中国企业的未来,李东生充满信心,他直言:“也许10年,也许15年,在大部分产业里面,中国企业的综合能力与国际标杆企业将不相上下。比如三星,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当危与机并存,“李东生们”将如何迈步?这一页转型故事似乎正讲到了意味深长处。

你可能感兴趣: 企业动态 互联网 并购 变革 **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