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乐一加锤子 新晋手机品牌为何连遭危机

分享到:
40
下一篇 >

*近多事之秋,之前有过一个报道,说大可乐公司人去楼空,而那些买了大可乐手机的用户也不免焦虑不安,当然售后什么的也是很难保障的了。正当大家感慨手机市场残酷的时候,又传出一加手机要并入OPPO,以及锤子T2手机代工厂老板失联,4000人突然失业等新闻,令人一阵眩晕。虽然很多被当事方否认,但毕竟无风不起浪,到底这些意气风发的手机厂商怎么了?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手机市场是十分残酷的,举两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问题:

**个例子,前几天,也就是两三个月前,还有媒体做红米Note 2对锤子科技的坚果手机的对比评测,然而,事情变化快,小米现在主推的确实红米Note 3,这种节奏让锤子手机情何以堪呢?

**个例子,就是一年前发布的魅族旗舰手机MX4 Pro,现在竟然1000元价格清仓促销。这说明两个问题,首先现在还有库存,其次库存在正常价格下难以消化,这种降价的节奏基本上以前只有诺基亚那类公司玩的,但现在国产手机厂商也不得以而为之了。

发生状况的不仅是这些厂商,比如华为的Mate 8价格只要3000多元,小米一直没有推出小米5,中兴推出了599元指纹机,iPhone 6s迅速降价……整个手机产业都在为国内手机市场的饱和而进行调整,而这种情况尤其不利于刚刚诞生一两年的新品的成长,甚至是生存。

我们可以看一下很多新生品牌的诞生到困境之路:

发布新品牌和首款产品,利用中端机的价格空间来做足产品的特性特点,主打品味工匠等;

受制于高价位,激烈竞争,**年表现不尽如人意,但还必须为**代而积极准备;

在**代推出之前或者之后,推出入门手机,但由于成本原因依然比奇酷、小米、魅族等贵;

准备开始或已经开始建一两家线下体验点,但产品数量少,支撑有限,处于亏损状态;

由于供应问题,以及代工问题,产品**代会受到很大挑战,升级小了不被认可,升级大了还要等;

烧钱能力有限,新品开发慢,销售量始终不能爆发,处于困境之中。

这就是从生机盎然,到混乱大战之后所形成的困境。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虽然这些品牌一般掌握着很多优势,比如有技术、有天然代言人、有媒体关注度、有一定的资金,但是问题就在于此,不是很充足的技术,不是很充足的资金,也不是很响亮的品牌。

在这种情况下, 经常的结果就是开了一个好头,但很难说服别人继续大规模的投入进去。为什么?因为对手太强大,且不说营销的鼻祖小米,还有360,还有华为,还有阿里撑腰的魅族,这些都是不能力敌,只能智取的。但**用户虽多,可通过智取的份额却不大。归根结底,核心就是实力不足者不应该进入手机市场。

在回想下,假如当初老罗做一个学习机,或者培训网站,或者一个服装品牌,一个背包品牌,或者健身品牌,我觉得凭借其超高人气,以及**的审美水平,应该也能在该领域能有所建树的。但老罗选择了手机,虽然T1开局不错,能够找到富士康来代工,但现在T2貌似已经不是富士康,其设计及制造效果恐怕会有折扣,加上这次的代工厂危机,确实让人捏了吧汗。

为什么明知道手机领域有这么强大的对手,还要进入手机领域呢?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做法可能还是和手机的关注度有关。不可否则,这些品牌可能营销能力出色,也可能一般,但其推出产品时,手机市场是火热的,其也获得了超过其它行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关注度,这种关注红利他们既然得到了,那么同样的红海煎熬恐怕也不能抱怨了。

至于接下来怎么走?很明显,由于小米、魅族、华为等在千元机的大战,1500-2000元手机的魅力骤然丧失,很多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1000元手机,并且用得十分舒服。这样的话,这些新晋品牌如果想生存发展,也只能加入千元机市场了,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然而这绝非他们的优势领域。

你可能感兴趣: 企业动态 图片 手机 富士康 魅族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