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尚处起步阶段 共性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分享到:
96
下一篇 >

本报讯 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实现钢铁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11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宝钢召开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现场交流会。来自有关地区钢铁行业工业主管部门、重点钢铁企业以及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咨询机构的代表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骆铁军做讲话。骆铁军表示,钢铁工业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流程型行业之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好、空间大,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点行业之一。我们要深刻理解发展智能制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发展阶段看,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深度与先进国家有一些差距,但不是很大;在融合发展、智能制造方面,我国企业的探索积极性和**精神与先进国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关键是理念问题。我们要把握战略机遇,实现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的突破。

目前,我国主要钢铁企业装备达到了******,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65%,企业资源计划(ERP)装备率超过70%,信息化程度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发展不均衡。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企业发展差异大,宝钢等先进企业已达工业3.0阶段,但还有大量钢铁企业仍然处于工业2.0阶段。二是行业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整体处于起步阶段,智能制造的标准、软件、信息**基础薄弱,缺少行业标准,共性关键技术亟待突破。三是智能化尚未成为主要生产模式,造成产品质量的均一性、稳定性、效率低。

为准确把握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重点发展方向,骆铁军指出,后续要以提升品种高效研发、稳定产品质量、柔性化生产组织、成本综合控制等能力为目标,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快发展制造过程智能化。二是加快发展生产服务智能化。三是加快发展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在此基础上,重点培育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型制造)4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

骆铁军强调,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试错,难以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坚持不懈,系统推进。因此,工信部将继续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发展规划。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企业**。除了继续扩大试点示范项目范围,充分发挥专项行动的示范带动作用外。同时,利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专项建设基金等财政资金,支持重点企业关键环节、生产线、车间、工厂的智能化改造,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工业互联网试验验证平台、工业互联网关键资源管理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商用流转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三是做好基础建设,培育**人才。四是鼓励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智能制造标准制定、试点示范宣传推广等方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鼓励国内外企业及行业组织间开展智能制造技术交流与合作。并继续鼓励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加强与国外先进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会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宝钢、鞍钢、河钢唐钢,以及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企业南钢分别介绍了各自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展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经验,原冶金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作了智能化钢厂发展方向主题报告,上海宝信软件公司作了工业4.0时代的工业软件主题报告。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宝钢股份智能车间现场,通过现场参观与探讨交流,会议取得了良好效果。

会议指出,要着眼于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开展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准确把握制造过程智能化、生产服务智能化、生产模式网络化等重点发展方向,统筹推进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各项工作,促进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装备工业司、原材料工业司有关同志出席了会议。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智能制造 互联网 ** 转型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