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发展

分享到:
81
下一篇 >

本报记者 陈艳敏

3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出席会议,详细介绍了《中国制造2025》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制造2025》是工信部牵头,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课题的基础上,组织50多名院士、100多位专家,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工程院等单位,历时一年编制而成,3月25日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苏波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

建设制造强国宏伟蓝图

记者:这次工信部为什么牵头制定《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苏波:制定《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是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所需。二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制造业的发展都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也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自身产业的竞争力。三是经过60多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在许多重要领域已经具有了全球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中国制造2025》重点对**个十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具体的部署,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也描绘了未来两个十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要建成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这是**次从国家的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对顺应新常态,对当前的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体现了战略所需和当前所需。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九大任务、十大重点领域和五项重大工程:针对制造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统筹考虑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提高国家制造业**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九项主要任务,在制造业各行业、各领域、各环节**推进。

突出先进制造和**装备,遴选出对建设制造强国至关重要的10大重点领域作为发展重点,分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推出重点领域技术方向绿皮书目录指引,动态调整,滚动推进,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发展。

通过政府资金引导、整合资源,推动实施国家制造业**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装备**等5项重大工程,解决长期制约重点领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一批标志性产品和技术,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

不是一般性发展规划

记者:以往我们国家也出台过很多关于工业转型升级或制造业更新换代的政策,这次工信部牵头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目的是什么?和以往的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相比,有哪些**的地方?

苏波:我们过去制定了许多产业发展方面的规划和战略,《中国制造2025》不同,它不是一个一般性的行业发展规划,它是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长期的战略性规划,它不仅仅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稳定发展,还要在应对新技术**的发展当中,实现**化的跨越发展。所以,着眼于这样一个总体的方向,我们不把它作为一个常规性的行业规划,比如说“十三五”、“十四五”这样的规划来看待,而是取了《中国制造2025》这样一个类似于《德国工业4.0》的技术性名称,就是要体现与以往规划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体现在它的战略性、长期性以及对新技术**的应对措施上。

跟传统的规划相比,其**性有几个方面:**个非常突出的方面,就是通篇贯穿了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内容,不论是在指导思想,还是在我们的任务、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及一些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蓝皮书等方面,都突出了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途径当中,要充分体现新技术**的影响,要与世界同步。虽然中国的制造业在某些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甚至在一些重要领域达到了**世界发展的水平,比如说高速轨道交通装备、通信装备等。在一些领域还有优势,比如说电力装备、工程机械,但是从总体上讲,仍然处于工业2.0、3.0阶段,与德国、美国这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所以,通过实施这个规划,不是要实现一般性的按部就班地成长,而是要实现从工业2.0、3.0到4.0这个跨越式的发展,这是它跟传统规划在性质、内容、任务等方面的不同点。

**点就是更加突出了**驱动发展战略,通篇把**作为核心竞争力。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已经很大,220多种产品的产量****,有些产品的产量已经达到全球生产能力的50%、60%以上。所以,产能的扩张不是主要目的,关键是**、**再**,缩短在**领域与国际的差距。

第三点是在整个规划的内容和实施上采取了重点突破的战略。中国制造业的体量已经很大,缩短和国外的差距,建设制造业强国,着力点在哪儿?前两天在《新闻联播》中已公布了10大领域,都是**领域的发展,比如**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控机床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这10大领域当中也有传统产业,比如电力设备,目前无论是百万千瓦的核电、百万千瓦的超临界的火电、百万千瓦的大水电,还是特高压输变电,我们都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但是我们在**的核心部件和技术研发方面,还要继续攻关和提高。

还有一个**点,就是实施了5大工程。这个规划*后怎么落实、怎么推动?我们要从5个方面来解决核心的问题。

一是要实施国家制造业**中心建设工程。自市场化以后,原有的许多***的研究院所都企业化了,一些基础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工作削弱了。那么面对未来10大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的工程,我们需要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中心,类似于美国要建设的45个***的**中心,这些中心不改变它原来的隶属关系,即在现有研究院所、大学和企业基础上,以产业联盟的形式来承担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通过市场化的组建,阶段性地形成成果。

二是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的核心,也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主攻方向,通过智能制造带动我们各个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

三是工业强基工程。我们总结,中国制造业落后,很大的原因是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比较落后。这方面我们要实施工业强基工程。

四是绿色发展工程。中国成为****制造大国以后,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中心任务,在这方面,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发展在工业领域里有许多重大任务,因为工业占我们整个国家能源消耗的73%,在节能减排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所以我们要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五是**装备**工程。有些工程已经在做,比如说“核高基”、互联网、数控机床、大飞机等专项,我们还要推进一些新的专项来启动,以提高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水平。

另外,我们还实施了一个**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绿皮书。这个绿皮书不是政府给企业或市场去画一个指令性的框框,而是通过100多位专家的研究,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未来实现由大变强、****的过程中,在哪些技术上要有突破,给市场提出一个方向。这是实现强国建设必须要达到的基础的技术目标,这个目标要动态管理,两年一修订,不断深化。这样10年、20年、30年下来,我们的目标就能实现。

要从2.0、3.0向4.0推进

任务更加艰巨

记者:在推进制造业发展方面,德国提出了工业4.0计划,《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的计划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苏波:关于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这两个规划的比较,我看网上反映很多,包括中国作为主办国在德国参加信息产业的展览,许多专家有很多经典的发言,也提到了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我想,相同点就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与能源、医疗、制造、交通、农业、媒体等相结合,会产生新的产品、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和新的技术,会产生巨大的产业影响力。比如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一变革的趋势和核心就是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这一点上,《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差异化在于以下几点:**,德国制造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所以它直接实施工业4.0,在两化融合以及信息化推动“互联网+”等各方面具有优势。中国是在工业2.0、3.0和4.0同时推动的情况下,要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要实现在**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任务就比德国实现工业4.0更加复杂、更加艰巨,但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重要的,目标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不是完全等同于德国工业4.0,德国工业4.0是瞄准新一轮科技**制定的措施,《中国制造2025》从始至终贯穿着应对新科技**、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思想理念和措施,但它不是专门为应对新一轮**制定的规划,它还要顾及到规模庞大的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顾及到整个产业**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在未来的《中国制造2025》“1+X”的规划体系里,将专门制定一个跟德国工业4.0相类似的落实《中国制造2025》总体理念和原则的一个规划,比如说智能制造的规划,或者两化融合的规划,这个规划就是跟德国工业4.0完全一样的。另外在推进方式上,我们要从2.0、3.0向4.0推进,任务更加艰巨,但是*终会形成双方在4.0上的会合。

*近,**副总理到德国访问的时候,跟德国政府达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意向,就是中德两国政府就加强工业4.0领域合作已经达成了6点共识:一是建立合作机制。在中德两国政府间要建立工业4.0的对话机制,落实中德合作行动纲领。二是联合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三是工业4.0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标准的制定,会合作制定一些新的标准。四是加强工业设计领域的合作。五是加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合作。六是大力开展人才交流方面的培训和合作。我想,中德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方面的合作是双赢的,会取得很好的成果。

**企业转型升级

推动制造业**发展

记者: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驱动,可能都是要促进那些有实力、有能力和有**力的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还有一些企业低能低效,占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我们也形象地把它们称之为“僵尸企业”。促进“僵尸企业”合理有序地退出市场也是重要工作,请谈一下目前我们有什么样的举措,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

苏波: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来制定一个规划****发展,缩短跟国际的差距,这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中国制造业有庞大的产业基础,其中有很多企业是一般制造业,它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产品都是普通的,怎么去**它升级?我想,任何企业都要不断地**和进步,包括普通的企业,比如说服装、纺织,它也在不断地实现进步和升级,质量在提高、技术水平在提高、生产装备和工艺在提高,这是我们希望的。

另外,在此过程中,要利用公平的市场竞争来不断地使新的有竞争力的企业获得成长,使落后的、节能效果差的、能耗高的、不利于环保的企业被淘汰,这要靠市场准入的标准来不断地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还有,要采取淘汰落后的措施。这几年工信部组织在十几个行业,尤其是在高能耗行业产能过剩淘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是规范市场秩序和整个产业标准,工信部发布了60多个行业的准入标准,主要是从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率以及技术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同时采取市场的办法,把达到标准的企业向市场公布,让这些企业得到市场的认同。没有公布的企业由于不达标,在市场销售、市场信誉方面会造成损失,对它会形成压力。市场准入标准对推动这些企业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逼迫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我淘汰。这样一个机制是市场机制的一个*根本的要素。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 信息技术 物联网 机器人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