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企业成机器人主角 日企领军地位不再

分享到:
143
下一篇 >

摘要:软银宣布了涉足机器人业务。谷歌和脸书等IT企业都纷纷涉足机器人领域。却不见曾经**世界的日本制造企业的身影。

“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我叫Pepper”、“有推荐的手机噢”……。

6月7日,软银东京表参道店。软银于6月5日发表的人型机器人开始“接待客人”。尽管下着雨,但仍有很多人赶来,体验与机器人对话的乐趣。该机器人的*大特点是,能够根据人的表情及对话语气来理解“感情”。

控制动作及对话的“脑子”运用了云型AI(人工智能)。据称通过对话等学到的知识积累于云端并共享,可令AI性能急速提高。Pepper将从2015年2月开始向公众销售。价格为19.8万日元(不含税)。软银看好与孩子对话及看护等用途的家用机器人需求。但其目标不会停留于此。

将来机器人会进入各个家庭,作为继智能手机等之后的新一代“终端”,将担任与人类信息交流的主要角色。已经做好*初将亏损思想准备的软银机器人业务,看中的正是这一点。

具备感情识别功能的机器人在全球尚属首例。

近几年,机器人产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角转为IT企业。谷歌收购了机器人风险企业,开始推进新一代机器人的开发。脸书也将机器人公司纳入到了旗下。在这一新潮流中,机器人技术曾被公认为世界**的日本制造企业却声息皆无。

IT的头脑、EMS的身体

软银也属于IT企业。涉足软银社长孙正义25年来魂牵梦绕的机器人业务,得力于法国风险企业AldebaranRobotics的协助。Aldebaran从2008年开始销售双足行走机器人“NAO”。孙社长于2012年向该公司出资,进行共同开发。

另外,将Pepper从设计图纸变成实际产品的是全球*大的EMS厂商台湾鸿海精密工业集团。也就是说,该机器人的“头脑”由IT企业开发,“身体”由EMS厂商制造。这种日本制造企业被排除在外的机器人产业格局与智能手机如出一辙。

本田及索尼等日本制造企业以前在人型机器人的开发上一度**世界。这些公司在机器人上配备与世隔离、精细打造的AI,使之自如行走及对话。其技术实力无人可及。但他们的创意与IT企业设想的“终端”完全不同。在如何以机器人为轴心来拓展业务的战略上,日本制造企业很难说有明确的方向。

Aldebaran**执行官布鲁诺·梅森尼尔(BrunoMaisonnier)在接受采访时说:“索尼向我展现了他们的梦想,给了我很大启发。无论是AIBO还是QRIO,都很令人向往。虽然索尼不得不退出了机器人领域,但他们的梦想将由我们来实现。”

对于这番话,不知索尼的高层会做何感想?

《工控中国》
你可能感兴趣: 手机 国际新闻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