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硬件腾笼换鸟进入“无人区”?

分享到:
99
下一篇 >

本报记者 李佳师

软件定义一切,基础设施服务化,在这样的趋势下未来的IT硬件基础设施将如何发展?IBM卖掉X86服务器,开放power,投入10亿美元研发大型主机,IBM如何来定义并选择硬件的发展路线?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转型需要踩好时间节奏

IBM需要在新旧业务的交替、高价值与低利润的取舍以及新技术架构的交替上踩好自己的节奏。

1月25日下午从北京飞海口的航班,《中国电子报》记者看到大批IBM系统硬件部的人出现在飞机上,这些人皆是为1月27日IBM在海口发布Z13而去。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大中华区主机技术支持总监应康勇正好坐在记者后面,下机前闲聊中他坦言:“Z13的发布应该是IBM硬件今年*大的一个发布活动”。这个投入10亿美元、历时5年研发的*新的大型主机系统发布活动,聚集了IBM很多“大佬”,记者希望在这个活动上了解更多关于IBM硬件未来布局的信息。

刚下飞机,记者的微信朋友圈就被一条“IBM将裁员26%,总数超过10万人”传言刷屏了,这个信息引爆整个业界。因为裁员26%意味着这个公司距离倒闭不远了,围绕这条信息的求证、交流折腾着各路媒体人、产业人。当天夜里IBM公司回应否认了这一传言:IBM随着战略转型是在进行结构调整,人员的调整是裁员几千人,但同时将招聘超过1万员工。这个裁员新闻从新浪翻译刊发到被辟谣仅是数小时,而且发生在Z13发布的前夜,以至于很多人戏言:“此举完全是为Z13发布造势,先造谣、再辟谣、引发关注,这是娱乐界要发新片的节奏,这做派也复制到IT企业级市场了?”这当然是戏言。

26日的下午,IBM公司执掌软件和硬件业务的执行副总裁Steve Mills,这个在IBM公司可以算是2号人物的IBM“大佬”接受几家媒体记者的采访,对于传言他笑而坦言:IBM这样一个有众多业务和对众多技术都有参与的公司,转型会是一直的常态,随着业务的调整买卖、剥离弱化的业务,对弱化部门进行裁员,招收更多人来布局更有潜力、更有话题的新业务都是必须的。同时他也透露主要招聘人员会集中在占总收入27%并获得超过16%增长率的CAMSS(云、分析、移动、社交、**)业务领域。

IBM正在转型的路上并不是新闻,这家公司正在经历近20年来*大的一次战略转型,为此而进行组织结构、人员调整并不意外。对于一个年收入接近千亿美元的企业级公司转型,它不可能像消费市场一样一个圣诞节促销便会一蹴而就。当记者请Steve Mills预测此轮转型中的IBM何时能够跳转到华尔街投资人的预期目标,并如何来衡量转型是否成功时?他觉得对股价预测是华尔街的事情,但对于未来IBM转型是否成功的衡量指标应该是:一看IBM这些重点业务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和占比,二是看这些重点业务在IBM公司的收入比例中是否占到了很大的一部分。应该说,IBM现在的焦点是CAMSS,这些新业务有着比传统业务更好的增长曲线,而且已经进入上升的通道,但这些业务在IBM公司总收入中的占比从27%增长到60%甚至是80%仍需要一段时间。

记者认为,除了冉冉升起的CAMSS,IBM公司还有很多“干货”,从全球****的**到IBM大型主机到沃森以及存储、芯片设计等,同样都是其他对手难以企及的部分,CAMSS更多是从模式与应用场景的角度来定义业务,但是事实上这一切也同样离不开背后的这些“干货”,尤其是硬件“干货”的支持。而关于转型,此刻的IBM并不需要急于对华尔街表达什么,也无需对外界的各种非议过多地焦虑,需要做的是如何在新旧业务的交替、高价值与低利润的取舍以及新技术架构的更换、新商业模式的推进上踩好自己的节奏,做好各个业务的平衡,排除干扰,稳步推进,迎接属于自己*佳增长曲线的到来。

硬件进入多元化、定制化时代

从技术路线的转换到商业模式的变化,IBM硬件现在需要时间来进一步释放影响力。

当IBM卖掉X86服务器、卖掉芯片工厂,将POWER开放给相关基金会成员,看起来所有的节奏似乎都在朝着弱化硬件的步伐在走,是不是意味着IBM正在弱化自己的硬件业务?未来的IT产业硬件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在软件定义一切,计算越来越服务化之后,IT硬件应该如何来发展?

Steve Mills坦言,IBM硬件的业务确是在公司中占比不断下降,从1980年占总收入的80%到2014年占整个公司收入的15%,这是趋势。但这个世界永远需要硬件来支撑,只是硬件的形态,硬件的发展将会呈现出多元、定制化的趋势,除了通用性的硬件基础设施,更多的硬件的变化将基于应用场景、工作负载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基于这样的背景,IBM硬件的发展同样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事实上过去两年IBM硬件一直推进新旧技术架构的“腾笼换鸟”,与此同时转换商业模式展开新的“玩法”。到今年IBM已经基本完成了硬件向更高价值的没有对手的“无人区”挺进,同时透过开放来实现“接地气”的布局。从技术路线的转换到商业模式的变化,IBM硬件现在需要时间来进一步释放影响力。

在硬件的“无人区”,IBM的神经元芯片一直被外界高度关注,在很多人看来无论是IBM的新半导体制造技术还是神经元芯片的产业化都还有相当长久的“潜水”期,才有可能浮上水面。但是当《中国电子报》记者在会场外向IBM大中华区CTO、IBM院士郑妙勤讨教这其中的难点和时间表时,郑妙勤透露,现在负责神经元芯片项目的是她在美国IBM工作时的同事,而神经元芯片已经做出了原型机。神经元芯片产业化的“快与慢”更多的难题是用的问题,应用的参与将会直接决定神经元芯片未来发展的时间表,如同当初的沃森一样,如果没有今天的应用生态和应用场景的融入,那么它只是用来比赛的机器。

IBM硬件正在改变它的生意模式,希望能够更“接地气”获得更强劲的市场活力。两年前IBM用ARM一样的授权模式来推进IBM POWER服务器芯片进入“量大面广”新市场,组建了OpenPower基金会,这个生意模型的变革*快在什么时候进入规模收割期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从国外市场来看,包括谷歌等的推进因为涉及客户授权,IBM一直没有对外透露。而在中国市场,据IBM大中华区副总裁、系统与科技部总经理郭仁声透露,OpenPower基金会成员泰安计算机已经做出了主板,而苏州中晟宏芯的**代服务器芯片业将于今年年底问世。从POWER开放中国市场的收获期来看,应该是在明后年。从存储角度来看,IBM正在将其存储向包括闪存在内的更**方向演进,与此同时把高价值的存储软件向其他平台开放并融合,可以让IBM的存储有更好的收入预期。存储新玩法的效果如何,今年应该会初现成效。

Z13开放**模块

IBM这次率先在中国宣布,Z13将会开放**模块,中国的用户可以选用中国厂商提供的**模块。

IBM硬件的另一个“无人区”是大型主机Z系列服务器,这个IBM在50年前花50亿美元研发的计算机,它所提供的**性和可靠性至今无对手能够企及。该机器号称“永不宕机,提供N个9的可靠性,对于关键业务的处理,它的能力和地位现在没有竞争者”。记者问郭仁声:“大型主机有没有可能替代它,包括用IBM开放出来的Power技术来做出?”答案是否定,他坦言从系统到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等全方位的配合与完善度来看依旧无法替代。

到目前为止Z系列已经更新了13代,这一次耗资10亿美元,历时5年的更新主要体现在移动与云的特征和嵌入了大数据分析等,从IBM给出的亮点来看,几乎每一项都创造了新的极限值,包括交易速度以毫秒为单位,内存提升了300%、带宽提高了100%,是理想的私有云和混合云的架构;从扩展性来看,*多可运行8000个虚拟服务器,基于开放标准,支持Linux和OpenStack ;从性价比的维度看,与基于X86的云相比,基于Z13的云在3年内预计可节约32%的总体拥有成本。

对Z13的性能以及对于移动和分析等等维度的变化所表现的**性, IBM花10亿美元5年时间来做的这件事,业界不会有质疑。Z系列在关键领域无法替代,50多年来一直如此,但随着全球各国对信息**和自主可控的呼声越来越高,IBM这次率先在中国宣布,Z13将会开放**模块,中国的用户可以选择用中国厂商提供的**模块,如果中国**厂商需要IBM帮助他们来完成大型主机的**模块研发。

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执行主席、中国人民大学CIO研究中心研究员颜阳对《中国电子报》记者坦言,用户*关注的是业务**,现在金融领域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他们既需要硬件基础设施有高稳定、高**的特性,也需要能够快速应对移动互联网和普罗大众的普惠金融需求,他的观点代表着金融、电信、政府等众多关键领域的需求变化。或许正是因为如此,IBM下定决心让大型主机除了有钻石一样刚强的“结实度”外同时也有象变形金刚一样的“善变性”,更好满足移动、云和大数据分析的需求。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IBM 硬件 服务器 大数据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