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仕沛:用手机写作中医科普的经方专家

分享到:
115
下一篇 >

一部21万余字的中医经方科普著作,由一位年近7旬的广州名中医和徒弟二人靠手机(包括ipad)传递素材、修改润饰而成,这是记者在今年**科技活动周采访中发现的一个奇迹。

黄仕沛,广州越秀区中医院名誉院长,2000年即被授予“广州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及教研40余年,是羊城知名的经方大家。

“‘经方医学’(或称之为‘伤寒派’),是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为研究对象及临床应用的一个学派。张仲景向被誉为医圣,他的著作是中医的经典,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个时期以来‘经方医学’受到很大削弱,现在会用仲景方的医生已是凤毛麟角了。其实,广东清末民初就出现过四位经方名医——易巨荪、陈伯坛、黎庇留、谭星缘(被称为‘四大金刚’),我这本书就是以他们四位留存下来的医案医话写成的。”

**次和黄仕沛用微信聊天,时间不长就发来一大段文字,以为他在用微信网页版电脑打字。正感叹偌大年纪电脑录入如此迅捷,谁知他告诉我电脑不熟悉是用手机笔画输入,而且近年出的两部书——《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24万余字)、《中医师承学堂·梦回伤寒四大金刚》(均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都主要靠这个方法和徒弟一起写成的。前一部是徒弟们编辑整理他的医案医话,后一部是他与徒弟何莉娜合著的中医经方科普“章回体小说”。

浏览《梦回伤寒四大金刚》发现,这部可能是我国**部利用手机移动互联“写”成的科普著作十分新潮,成功运用了人物“穿越”时空来勾连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医案医话,读来十分生动有趣。

书中以萧遥和孟飞跟随四大金刚——学医的故事为主线,贯穿了对清代“岭南八景”的描述,对广州民俗民风、戏曲音乐、饮食文化的介绍,把本来枯燥乏味,令人望而却步的中医医案,变成雅俗共赏的科普小说。使读者身临其境般地跟随四大金刚看病,同时通过各人的交流讨论,渗透作者自己的经方观点,有情,有景,有声,有色,有理,有识,让读者在不经意中学到、悟到许多深奥的经方知识与妙理。

“要给何莉娜重重书一笔,我提供医案医话和观点,她形成初稿,‘穿越’是她的奇思妙想。从动‘笔’到付梓,只用了6个月(当然,积累的时间无法计算了),没有她的辛勤劳动出版绝不会那么快,形式也不会那么新颖。”黄仕沛郑重地对记者说。

何莉娜是位中医内科硕士,2009年正式拜师黄仕沛,现供职于越秀区光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据何莉娜介绍,《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的写作基本上是靠手机短信、彩信“写”成,后来大家玩微信,才有了升级版。

“先生有为‘四大金刚’医案医话做注的想法很久了。因为通晓经方医学的人才越来越少,他很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做些努力。国医大师邓铁涛为‘四大金刚’的题词是:‘做梦也梦见仲圣之传人’,可见经方医学在祖国传统医学系统的重要地位,和现实人才匮乏的严重。正因为此,先生才决意要尽快写一部经方科普读物,希望更多的有志有识的年轻人投入到经方医学研究中来,*终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采访手记

曾几何时,科学家写科普给人的印象仿佛只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过高潮,高士其、华罗庚、周建人、竺可桢、严济慈、谷超豪……这些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的**科普作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

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个时期,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社会对于科技进步的期待,更多地着眼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科技工作者在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同时,科学普及的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一定程度受到削弱。

中国科协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仅为3.27%,只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不高,有80%的科研人员很少参加科普工作。由是,2012年**两会期间,一百余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名呼吁全社会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升科普工作地位,认为科普工作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关系着**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目前,我国科普读物总体来说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实际需求。近年来微信圈伪科普的泛滥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众对于高质量科普作品的渴求。黄仕沛师徒以弘扬传统经方医学为己任,这种文化自觉和主动承担科学普及社会责任的精神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愿更多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主动拿起笔,写出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为提高民族科学素养和全民科学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手机 电脑 微信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