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抢夏普 三大效应待发酵

分享到:
85
下一篇 >
鸿海积极抢亲夏普(Sharp),在出价高、保障工作权、供应链整合等三大优势下,出线机率大增,未来如果鸿海取得夏普主导权后,至少对鸿海将有提升面板技术与苹果合作关系、商贸转型、拉近日本关系等三大效应,对鸿海而言的确是一招好棋。鸿海与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抢亲夏普的争夺战,近期出现大逆转,原本声势较高的INCJ,由于夏普董事会一面倒选择鸿海,鸿海取得与夏普优先交涉的权利,如果没有其他意外,将在2月底正式签署收购协议。但INCJ也不干示弱,日前传收购夏普加码到1兆日圆,鸿海能否如愿吃下夏普仍有待观察。

鸿海如果真的取得夏普主导权,至少有三大效应值得观察。首先,鸿海透过夏普的大尺寸与中小尺寸面板技术,可以明显提升面板领域的战力,力战韩国与日本面板供应商,并且进一步拉近与苹果(Apple)的合作关系,同时扩大在液晶电视组装的版图。

鸿海现阶段虽然是苹果*大的移动终端装置供应商,但至今旗下群创仍未能打进苹果供应链,一旦夏普加入鸿海大军,未来势必能增加垂直整合的战力与谈判筹码,让苹果与其关系更为紧密,也让和硕、纬创、仁宝、广达这些并未掌握面板关键技术的组装厂更为辛苦。

其次,一直朝向商贸转型的鸿海,未来可以借重夏普品牌,扩大推出一系列的移动装置、液晶电视、消费性电子产品、家电等,这让鸿海有机会贴近全球各地的消费者,跳过品牌客户获取市场一手情报;也让夏普可以透过鸿海供应链快速推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产品,让有气无力的夏普品牌重新找到生机。

事实上,过去鸿海一度推出由内部研发生产销售、挂上夏普品牌的智能型手机,原本还有意扩大销售版图,但后来因为鸿海与夏普合作进度不如预期,鸿海才改推富可视(InFocus)品牌的手机;但如果鸿海拿下夏普,并且达成品牌授权协议,以夏普的全球知名度来说,后续不排除鸿海会重新推出夏普品牌的手机,甚至取代InFocus品牌。

第三,鸿夏恋开花结果,可以进一步拉近鸿海与日本产业链与市场的距离,同时形塑台日联手、力抗韩国供应链的气氛。事实上,郭台铭先前就多次公开表示,台湾与日本的科技互补性很强,且地缘、经济结构与文化都有很多可以结合的优势,不仅是科技业,甚至一般电子业与零组件都应该合作共赢,如果鸿夏恋成为典范,台湾跟日本的产业可以携手走到世界各地。

值得观察的是,鸿海过去的购并史洋洋洒洒,但类似夏普这样的个案确实还是头一遭,鸿海早期买厂房换订单,后来买公司换技术,现在已经到了买公司换市场与关系的阶段;鸿海汲汲营营想取得夏普,**不仅是放眼单一公司、单一技术或单一客户,而是希望建立典范,让鸿海得以加速朝商贸品牌与科技服务业转型。

事实上,从鸿海与INCJ开给夏普的重整计划来看,撇开双方加码不断的纾困金额不谈,鸿海对夏普经营高层给予足够尊重,也答应保障员工的工作权,加上先前郭台铭以个人名义投资夏普旗下的液晶面板十代厂堺工厂(Sakai Display Product;SDP)经营绩效有目共睹,证明技术与人才并未外流,这些都成为夏普董事会倒向鸿海的重要基础。

当然,对夏普高层来说,他们不可能不知道鸿海掌握的庞大上下游供应链体系及全球*具规模的制造体系,这些都是夏普各事业体得以重生的关键推手;相形之下,选择INCJ除了民族情感的主张外,似乎找不出其他太多的正当性。

至于鸿海对夏普从情有独钟到势在必得,其中虽有些面子之争的意味,但在商言商,鸿海不可能明知是赔钱生意还强出头,只要鸿海能够整合双方优势,并且获得夏普足够的支持,未尝不会是一笔面子与里子兼顾的成功交易。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液晶电视 面板 收购 转型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