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三关隘 云计算模式带来应用新契机

分享到:
114
下一篇 >

第三届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暨论坛日前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副部长、党组成员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致辞。

他表示,当前,多种计算模式的出现,特别是以云计算为特征的应用模式的出现为社会的广大应用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一大批企业、行业将应用云计算,当然,云计算行业应用时遇到的困难需要我们共同克服。同时,在云计算大规模应用当中,如何保护隐私、保护企业的有效利益,建立公平、客观、实现共享和交换的资源也是我们要不断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面临三大机遇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7万亿元,其中51%是信息技术服务,增长*高的就是以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服务,增长速度达到22.1%。我国云计算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中小企业等领域。此外,云计算的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云计算在综合标准试点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在会上指出,当前,我国云计算发展面临着三大机遇。一是国家高度重视。从2008年开始的云计算热到现在务实地发展云计算,工信部联手协同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为了做好顶层设计,今年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促进云计算**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这对于进一步务实地推动云计算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云计算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遵循。

二是应用驱动是云计算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大、需求*复杂的市场,这一点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正是这样的规模*大、应用*复杂、需求*有特点的市场,培育出了若干的云计算应用。复杂的系统和庞大的应用需求带来了很好的先机,让我国的系统走向世界,也让世界的发展融入中国元素。

三是软件技术架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和应用让传统软件架构被颠覆,新的面向服务的架构和应用正在成为潮流和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它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多方面挑战并存

陈伟同时强调,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所面临的挑战。硬件方面,低功耗的CPU、GPU等核心芯片技术和加工能力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新型架构数据中心、相关设备的研发也较为滞后;软件方面,我国软件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只占到25%。发达国家的软件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比重达50%~70%。

服务方面,如服务质量怎样保证、服务怎样计量、如何收费等问题已经摆在了行业管理者的面前。这些问题是形成良性的体制和机制、推动云计算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只有让市场的力量转化为行业发展的巨大动力,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SLA服务级别协议、计量原则、计费方法和评估规范。

网络方面,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为云计算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也应该看到带宽对于需求始终是制约的瓶颈。如何进一步实现让网络无处不在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方面,对消费者和用户来讲,**、便捷、可靠是云的代名词。集中管理的系统、集中的数据成为**的重中之重。

明确工作思路

对于当前我国云计算所面临的形势,陈伟明确了下一步的云计算工作思路。

一是培育信息产业的新业态。使云计算成为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坚实土壤,这在发展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二是鼓励提升**能力。让大众创业、万众**首先在IT领域,在云计算、技术产业应用发展的领域成为现实,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觉,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推动这个局面的实现。三是加快推动云计算综合标准化工作。以标准化**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标准化规范应用和产业的方方面面。四是推广云计算的示范应用。试点示范,尤其是贴近具体需求的、重大需求的行业和领域的试点示范,这对产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五是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云计算服务质量、可信度和网络**等评估测试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云计算 信息技术 大数据 工信部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