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转型数据管理服务提供商还要过几道坎?

分享到:
165
下一篇 >

本报记者 李佳师

3月24日,曙光公司总裁历军在北京宣布曙光“数据中国”战略,5年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平台,布局百城百行网络,孵化千家创企,带动万亿产值。”曙光从原来的IT服务提供商转型“信息+数据管理服务”提供商还需要过几道坎?

目标是什么?

曙光要成为”信息+数据管理服务提供商”,行走的路径是:打造一个平台,布局百城百行网络,孵化千家创企,带动万亿产值。

从现在到未来,数据将成为整合经济社会的核心。谁能够拥有数据就能够拥有产业核心话语权,所以正在转型的ICT企业都希望能够更接近数据、拥有数据,成为真正的数据服务提供商。

关于数据经济和数据经营的价值,历军举了红包的例子。今年除夕,某公司用3亿元发红包,捆绑了8亿张***,拥有这样的用户数,这家公司上市的话,公司的市值是1000亿元。

数据经营、数据服务的巨大想象空间和巨大的商业价值,BAT今天的发展是*好的例证。刚刚公布的腾讯2014年财报是营收超过700亿元,净利润超过200亿元。而他们也仅仅是开发了个人数据的商业价值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把政府数据、行业数据、产业数据、企业数据整合,将是多大的想象空间?这些数据对于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企业**又将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和商业机会?所以曙光希望进入这个领域,成为将行业数据、政府数据、企业数据整合、管理、提供服务的新服务提供商。

历**了一段比较“情怀”的话来描述曙光公司转型的愿景和目标:让全社会共享数据价值。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首先需要降低数据成本,然后通过汇聚各个维度的数据,通过跨界融合和开放共享、数据加工来释放数据价值。曙光要成为“信息+数据管理服务提供商”行走的路径是:打造一个平台,布局百城百行网络,孵化千家创企,带动万亿产值。通过这样的路径来编织中国数据网络、打通分布中国信息经脉关键节点上的“神经元”。

现在有什么?还缺什么?

从HPC和云、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到数据管理服务提供商,曙光既缺一个超大型的覆盖**的并有足够吸引力的平台,也缺乏数据的基因。

应该说,曙光已经定出了目标,给出了路径。但事实上落地依然是有很大难度的。从一个IT计算的硬件供应商到服务提供商到信息+数据管理服务提供商,这其中的难度正如来为曙光转型的希捷公司中国区总裁孙丹所言,大家*近都在谈互联网+,其实这包含了两个维度,在线化和数据化。企业在线化是很容易的,但是数据化是巨大的挑战。数据化中既包含了技术的维度,同样也包含了业务的维度。对于“技术宅男”、“技术控”的曙光来说依然有很多挑战。

首先看现在曙光有什么?高性能计算出身的曙光,在计算、存储等维度是有它独有的优势的。这几年曙光大力向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提供商转型,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服务和运营元素。到目前为止,曙光已经在无锡、南京、哈尔滨、成都、包头等10多个城市建立了云计算中心,完成了数百个私有云建设,在云计算和大数据运营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从HPC和云、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到数据管理服务提供商,依然缺乏很多东西。一方面,缺一个超大型的覆盖**的并有足够吸引力的平台,要做“数据中国”必须有一个足够大的平台来承载、融汇、加工大量的数据。年初,记者曾采访向企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转型的用友公司副总裁郑雨林,了解用友转型*缺的是什么。郑雨林坦言,企业用户和用友之间缺乏在线实时互动的关系,要想建立这样的关系,用友还缺特别有吸引力的一个网上杀手应用,让大家一起汇聚到用友的网上。目前曙光也缺这样的一个大平台,而且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平台,它必须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资源”平台。另一方面,缺乏数据的基因。数据管理、数据服务、数据运营是需要懂数据“水性”的,加工制造、打造数据产品是有很高的业务门槛和领域门槛的,对于一个长期“偏硬”的公司来说,这都是门槛。IBM为锻造其数据能力花了200亿美元来收购大量的数据业务和数据分析的大大小小公司,花了大价钱才有这个能力。当然今天的IBM也仅仅是有数据分析的优势,也尚缺乏数据运营服务的优势。

如何做?

曙光会在5年内在百城部署云计算平台,渗透百个国家重点行业,让数据运营服务公司独立运作。

首先是搭一个超大的平台。这个平台有几个维度。**是需要整合数据的标准。发布会结束时,《中国电子报》记者短暂采访了历军,关于曙光转型数据服务提供商,他坦言眼下*大的挑战是缺乏数据标准,要想将各个维度的数据整合起来、汇聚起来必须要有标准。推动数据的标准,它既需要有政府这样的能够整合更多维度资源的有影响力的机构,也需要有能够以更低成本、更便利实现方式的技术来支撑标准落地。在这样的维度,曙光希望更多地参与其中。

**个维度从平台的“物理”层面,曙光必须对已经建立在**10多个城市的云数据中心进行扩展,搭一个更大的平台。历军透露曙光会在5年内在百城部署云计算平台。

第三个维度是“吸引力”层面,仅仅有云平台是不够的,今天在中国已经有大量的云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也越来越同质化,所以曙光的云必须有更多的行业特征和附加特征才能够有更强的吸附力和吸引力。曙光希望渗透百个国家重点行业,而且成为**创业平台,让其上活跃大量的**企业,才有可能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事实上曙光已经在这个维度进行了更多的拓展,不久前在德国举行的CeBIT展上,历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曙光正在加快在各个行业领域的渗透,希望在通用计算与用户需求之间尽快“架桥”。行业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曙光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收购一家工业云方面的公司,加快曙光在工业4.0方面的布局。上市之后的曙光会用更多的资本手段来加快企业对于各个维度行业力的锻造。

另外在数据基因和数据企业机制上,历军透露曙光将采用独立运作的方式,让数据运营服务公司独立运作,毕竟设备供应商和运营服务供应商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必须要给予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大的探索空间来孵化和培育曙光的“数据”经验,加快曙光“数据”运维能力的提升。成为数据服务提供商之后,有人提及曙光与BAT之间的竞争,历军坦言,曙光与BAT之间不存在竞争,更多是合作,未来个人数据与企业数据、行业数据、政府数据等更多维度的数据需要整合,才能够真正的让数据普惠大众,进一步带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你可能感兴趣: 业界新闻 曙光 转型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