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294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2461天前的记录

石墨烯

2 2017年08月02日  星期三  

奥翼电子造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显示屏”

广州日报

被称为“黑金” 的石墨烯作为目前发现的*薄、强度*大、导电导热性能*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被预言将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 目前,全球仅有两家电子纸显示器供应商,其中一家就是在广州南沙、由广州仔创办的企业奥翼电子。 奥翼电子率先将石墨烯用于显示技术,研制出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显示屏”。 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轰动了世界,来自美国E Ink公司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一款薄如纸片、可自由卷折的电子显示屏。 主持这项研究工作的,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陈宇。在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后,陈宇在**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学习半导体物理。 博士毕业后,他入职E Ink公司,研究柔性显示技术。 2003年,世界上**款高分辨率的柔性显示屏在其手中诞生。时任中山大学副校长、国内显示领域知名专家许宁生看到这篇报道后,诚邀陈宇回中大担任客座教授,在中山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陈宇很快决定回国发展,跟随他的还有另外5名中国研究人员,一个新的电子显示研发团队就这样落户中山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年,在主要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将技术产业化的理想,团队正式走上了创

锂电池未来何去何从?石墨烯/碳纳米管*具潜力材料藏大招

互联网

锂电池的发展正处于一个瓶颈期,能量密度已经接近其物理极限。我们需要新的材料或者技术去实现锂电池的突破,以下几种电池材料被业内人士一直看好,或将成为打破锂电池障碍的突破口。1、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数码终端产品的大屏幕化、功能多样化后,对电池的续航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锂电材料克容量较低,不能满足终端对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硅碳复合材料作为未来负极材料的一种,其理论克容量约为4200mAh/g以上,比石墨类负极的372mAh/g高出了10倍有余,其产业化后,将大大提升电池的容量。现在硅碳复合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可达300%,这会导致硅材料颗粒粉化,造成材料容量损失。同时吸液能力差。循环寿命差。目前正在通过硅粉纳米化,硅碳包覆、掺杂等手段解决以上问题,且部分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相关研发企业:目前各大材料厂商纷纷在研发硅碳复合材料,如BTR、斯诺、星城石墨、湖州创亚、上海杉杉、华为、三星等。国内负极材料企业研发硅基材料的情况是:大部分材料商都还处于研发阶段,目前只有上海杉杉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2、钛酸锂近年来,国内对钛酸锂的研发热情较高,钛酸锂的优势主要有:循环寿命长(可达

深圳新材料产业**跑优势 产业规模超一千六百亿元

中国经济网

前不久,由广东院士联谊会和南方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项目研讨会在深圳举行。23名新材料领域院士专家围绕“低维度人工微结构及其界面和表面科学”议题,分享自己的*新研究成果,并建言新材料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低维度人工微结构材料的制备、微结构及其性能的研究是材料领域、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化学等领域的前沿课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恒强说,“当前,低维度人工微结构材料在国内研究迎来了蓬勃发展期,在纳米尺度上‘做文章’,低维度人工微结构材料的研究为人们的认知推开了大门”。 在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吕坚教授团队已经成功研制全球**的超钠镁合金材料。超钠镁合金材料属国际**新型材料,在消费电子、航空及假肢材料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圳一批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乃至全球新材料的细分领域占据龙头地位。目前新材料产业已成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超过3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500家,全市新材料技术**超过1万件,一批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跻身行业三强之列。据统计,目前深圳新材料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优势特色突出,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增加值达373.4亿元,同比增长19

以下是2496天前的记录

石墨烯

3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工业强基:解决“卡脖子”问题初见成效

中国电子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工业基础能力是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工业强基工程相继列入《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升我国工业基础能力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五年来,通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以技术**突破“四基”制约,补齐制造业发展短板,多领域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取得重要突破,部分关键基础材料产品和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取得较快发展,产业技术基础体系进一步完善,切实解决了重点产业发展、重大整机装备等国家战略需求急、国外限制垄断重、前瞻发展要求高的四基“卡脖子”问题,为制造强国建设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实施重点突破项目解决“卡脖子”问题党的***以来,针对产业链存在的关键瓶颈环节,我国开展了一批示范项目建设,截至2016年,共支持了276个项目,带动总投资423亿元。攻关关键基础材料,助力大国重器。五年来,工业强基工程突破了一系列关键基础材料,为高铁、核电等大国重器提供了有力保障。共支持62种关键基础材料,涉及93个项目,总投资约161.5亿元,其范围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电力装备等重点领域。高铁领域,强基项目

当新材料遇上新技术:石墨烯探测让太赫兹成像立体起来

新华社

石墨烯和太赫兹,一个是面向未来的新材料、一个是面向未来的新技术,当它们“相遇”,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记者14日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获悉,中国电科13所专用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携手,成功将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的工作频率提高至650GHz,并在国际上**实现石墨烯外差混频探测,为太赫兹立体成像打开新的大门。作为电磁波家族中的神秘存在——太赫兹:这种频率介于0.1THz到10THz之间的电磁波,具有较低的光子能量、较高的穿透能力,在安检成像、雷达、通信、天文、大气观测和生物医学等众多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太赫兹波虽然功能强,但其探测难度大,一直制约着相关领域的发展。专家指出,现有的探测技术存在工作环境深低温、响应速度慢、探测率低等问题,因此,发展室温环境下工作的超高灵敏度太赫兹探测器对推进太赫兹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这些难题,中国电科13所重点实验室携手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通过运用石墨烯材料,成功研制出可在室温环境下工作的“低阻抗、高灵敏度”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其工作频率和灵敏度均达到同类探测器中*高水平。“

以下是2520天前的记录

石墨烯

4 2017年06月04日  星期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圣泉石墨烯项目已达到******

大众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圣泉石墨烯项目已达到****** 大众网济南6月3日讯 3日,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圣泉集团”)承办的“生物基石墨烯宏量制备及石墨烯在功能纤维中的产业化应用”成果鉴定会及新闻发布会在济南鲁能希尔顿酒店隆重举行,该项目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项目,由圣泉集团承担,并由工信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联合会、中国石化联合会共同鉴定完成。 “生物基石墨烯宏量制备及石墨烯在功能纤维中的产业化应用”成果鉴定会及新闻发布会现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等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发明了以玉米芯纤维素为原料制备石墨烯材料的新方法,开发了石墨烯改性纤维高效纺纱系列加工技术、织造与染整技术,建立了石墨烯功能纺织品成型加工技术体系;建立了年产200吨生物基石墨烯材料的生产线和年产2000吨石墨烯功能聚合物母粒生产线,工艺合理,装备齐全,生产运行稳定。石墨烯母粒可纺性好,赋予纤维远红外、抑菌、抗静电、防紫外等复合功能;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服饰、家纺、轻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技术达到了******,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应用为王,奠定行业“风向标”石墨烯是21世纪*具颠覆性的新

生物传感器CAGR逾10% 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正当时

达普芯片交易网

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生命科学技术不断地给人类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进步。日前,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颁奖大会暨青少年生命科学普及报告会在天津举行,重点表彰在生命科学领域有**贡献的的研究者。耳熟能详的是21世纪被视为是互联网经济时代,信息科学时代,但若说21世纪发展*快速的产业是生命科学,我想一点也不为过。生物传感器正是由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集成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生物传感器已经成为一个涉及内容广泛、多学科介入交叉并且充满**活力的科技领域。如今,依赖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操作性强等优势,生命传感器在医学检验、食品分析、环境监测、工业过程检测控制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空间。产业需求指数般暴增,生物传感器技术前沿频获突破。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在这条路上前赴后继,勇敢直行。近期,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构建了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电位型传感器,对于及时快速地开展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德州学院实验室研究团队在石墨烯生物传感技术研发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德州市取得一项世界性重大研究成果。研发石墨烯生物

以下是2552天前的记录

石墨烯

5 2017年05月03日  星期三  

不靠振动靠热导 石墨烯扬声器通过热量发声

weiphone

传统的扬声器靠的是机械振动产生声音,原理是通过运动的线圈和膜片来回振动空气产生声波,这种技术在一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开创性的方法让石墨烯产生复杂和可控的声音信号。实际上这种方法是将扬声器、放大器和图形均衡器组合成微缩的芯片。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中。 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的新技术不涉及任何振动部件。采用的石墨烯为材料的原子薄层通过交流电快速加热和冷却,并将这种热变化转移到空气使空气膨胀和收缩,从而产生声波。 尽管将热量转化为声音并不是什么先进技术,但埃克塞特研究小组首先证明,这种简单的过程也能完成声音频率混合,而声音的放大和均衡全部都可以在一毫米尺寸的芯片中实现。石墨烯本身物理性质表现完全透明,再加上芯片薄层无需运动就能产生复杂的声音,在能耗上又低于传统振动方式,这对新一代的视听技术来说确实是一个突破。埃克塞特量子系统和纳米材料**讲师大卫.霍斯尔(David Horsell)解释说:“热声(热传递转换称的声音)曾经被忽视,因为人们觉得它可用性不高。但我们发现通过控制石墨烯电流产生

我国从玉米芯里变出石墨烯 已量产创超亿元产值

科技日报

传统印象里石墨烯只能来源于石墨矿物质,现如今有一种新方法颠覆传统,我国专家利用从玉米芯中提取糠醛等物质后剩余的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了生物质石墨烯材料,同时还实现了批量生产,已创超亿元产值。近日,由黑龙江大学和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生物质石墨烯材料绿色宏量制备工艺”项目通过专家组鉴定,鉴定结果认为该项目在国际上**从生物质中提取制备石墨烯材料的技术路径,方法绿色环保、成本低,生物质石墨烯材料质量高、导电性优异。 常规石墨烯材料生产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对石墨进行剥离,**种是对天然气、甲烷等进行化学气相沉积,第三种是氧化石墨还原法。以上方法存在生产周期长、环境污染严重以及产能受限等问题。付宏刚教授带领的黑龙江大学功能无机材料化学实验室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他们独辟蹊径利用玉米芯里纤维素进行化学重组,从而合成生物质石墨烯材料。该团队通过“基团配位组装析碳法”实现了生物质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制备,同时还在研发利用玉米秸秆制备石墨烯的制备工艺。在2014年建立了世界上首条年产20吨的生物质石墨烯材料宏量制备生产线,并在2016年扩产至年产100吨。**将生物质石��烯材料应用于多种纤维复合并

以下是2593天前的记录

石墨烯

6 2017年03月23日  星期四  

以下是2630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2644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2663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2669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2680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2689天前的记录

以下是2694天前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