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的活力在哪里

分享到:
点击量: 312993 来源: 华强电子世界网
  20年前,一个国营企业的员工在南中国下海创业。

  从代理一家国外品牌的打印机销售开始,几年后,他成了这家国外品牌的中国区总代理并开始代理其他国外品牌。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在广东一个小镇成立了一家打印机代工制造厂,开始为几家国外知名品牌代理制造。

  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还未结束,引进集成电路制造线,开始涉足制造业的上游。

  到2005年,这家公司50%的业务来自于为数家国际品牌代工,50%的业务来自于自有品牌。

  2006年开发出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打印头”,并很快实现量产。

  这家名为“江裕映美”的广东民营企业代表了中国被忽视的一种自主**的能力。

  相比之下,江裕映美的路径与三星等韩国企业基本类似,三星也是通过代工等积累起丰富的制造和自主研发实力的,并逐渐完成了良好的光、机、电产业布局。

  在产业布局上,江裕映美、三星、华硕等企业有类似之处:先立足于代工制造,在建立强大的制造平台过程中,完成自己在相关潜力领域的技术布局。比如映美与凤凰光学合资经营着国内研发能力****的光学公司,与爱普生、3M在多个领域进行着合作,在光学、电子、机械等方面逐渐走向自主**。

  这些企业没有获得大量国家拨款,但慢慢也有了一些自主**。

  这些企业也没有国家保护,所进入的领域都已经是高度全球化竞争的领域。

  相比之下,承接863计划等国家项目的“汉芯”、“麒麟”项目组等等是否真正有强烈的自主**的愿望和动力呢?

  为何参与“汉芯”、“麒麟”的学术机构、相关公司拿到纳税人的钱,却处在高度的不透明运作状态呢?

  如果汉芯不是内部人士揭开黑幕,可能直到今天陈进依然到处风光,甚至获得五四奖章。

  相比陈进雇拥“民工打磨芯片”,软件操作系统的情况要复杂一些、抄袭也更隐蔽,麒麟真正的内幕何时才能揭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