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经济烽烟四起 LED标准制定谁主沉浮?

分享到:
点击量: 216970

    来自巨头的边缘化

    当各地还在为地方标准的制定“打得火热”的时候,2009年4月,“照明领域(IECTC34)国际标准化会议”在韩国首尔召开,会议内容是把LED灯和LED灯具的KS国家标准提升为IEC国际标准。

    同年11月3日,韩国表示递交的LED照明标准被采纳为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标准草案,有望率先成为LED照明国际标准。

    2010年被业内诸多专家认为是全球LED照明市场“井喷”之年,世界各国在标准制定上纷纷“角力”,暗潮涌动的LED标准之争如今成为各国抢夺未来LED市场的砝码。

    除各国政府力促LED标准发布,以期掌握全球发展话语权外,国际照明巨头也在争先恐后参与LED行业标准制定。

    2月份,包括欧司朗、飞利浦、东芝等在内的9家**照明企业宣布将发起成立一个行业内的合作组织——扎嘎(ZHAGA)联盟,目的是统一规范各种LED光机接口的标准。

    2009年初至今,世界照明巨头的一连串动作引起行业人士思考:由国际巨头领衔制定的相关标准一旦出台,是否会将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阻挡在外?

    但欧司朗工程师陈文成指出,“国际标准的制定通常有相对较为完善的体系和程序,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一些国际大公司的研究团队,(国际标准的制定)比较侧重于实际的测试数据证明和模型建立。”

    因此,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国内必须先进行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在打好自己研究基础的同时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竞争。”杭州远方光电技术总监潘建根指出。

    国内专家呼吁,制定国家标准、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国家能否赢得国际竞争的关键。

    地方标准是何标准?

    李漫铁是深圳雷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但自2009年9月10日之后,他又多了一个头衔——深圳市LED产业标准联盟测量检测组副组长。

    深圳LED企业的数量及产值占**半壁江山,9月10日宣告成立的深圳市LED产业标准联盟由深圳40多家LED企业专家组成。“LED标准制定需循序渐进,可以有步骤、有计划地根据LED产业的发展进度来制定LED标准。”李漫铁认为。

    在联盟组织和努力下,《深圳市LED道路照明产品技术规范和能效指南(试行)》很快由深圳三个政府部门联合发布。

    **高科技企业发展LED专业委员会主任郑浩闻明确表示,会将深圳这一标准向更多地方推广,预计在2011年上半年出炉的中国LED照明产品检测标准内容也会借鉴深圳标准。

    不仅深圳有自己的企业标准化联盟,LED基地大省江西也已成功组织省内企业“结盟”。就在4月份,江西组织企业召开座谈会,达成筹建了省级LED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规划完成整个LED标准体系的建设。

    联盟四起实质是以企业为主导的LED地方标准不断浮现,这对国家标准的出台将产生怎样影响?地方标准是“自娱自乐”还是“黎明前的曙光”?

    互利共生,拾遗补缺

    对于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关系,有业内人士认为前者应该是对后者的补充,国标中有的地方应加以完善,国标中没有的地方可以做为临时参考。

    身为厦门华联电子董事长,同时也是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产业执行主席的范玉钵传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标准本身可以有多个层次,国家标准要注意与国际接轨,地方标准要符合国家标准的基本规范。

    另外他认为*有意义的方面是,地方能够根据当地的道路和气候特点规范相应要求,通过实践不断发现问题,推动和完善国家标准。

    从目前各地运作的情况来看,相比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地缘优势,对指导当地LED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指导作用。

    东莞质检中心副主任姚志慧甚至指出,地方标准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可以考虑上升为国家标准。因为在姚看来,国家标准制定之后若要修改会是很庞大的工程,比较而言,地方标准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需要注意的一个事实是LED照明技术发展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间隔短,因此标准不仅要符合现阶段的产品要求,同时要具有前瞻性。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华树明认为,“标准对于具体性能的要求,要给产品留出一定的上升空间,不易规定得过死。”

    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是,无论谁来制定以及制定怎样的标准,面对LED照明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都不能忽视国际合作,同时要吸取其他城市及国家已有规范,结合具体情况在充分论证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确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