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中移动布局中国农村的背后

分享到:
点击量: 316770 来源: 华强电子世界
    2004年,联想**跟AMD合作,推出采用Sempron2200+处理器的台式机,该台式机被定义为为中国五六级城市而推出的农村电脑。两年过后,今天,大众记住了联想跟AMD合作的历史时刻,也记住了当初“农村电脑”也可以在**城市渠道里面找到的会心情景,但是,到底中国农村需要怎样的农村电脑,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

不能被遗忘的农村“数字鸿沟”问题

  2005年,同样针对中国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英特尔跟北京软件促进协会合作,推出采用赛扬系列处理器和红旗Linux操作系统的“长风电脑”计划,这个计划是英特尔GAPP项目的其中一部分,目标是以一些山区为试点,提供3000元以下,采用赛扬1GHz到2.1GHz,845GV芯片组,DVD-ROM已经256MB DDR内存的台式机。到了今天,即将卸任英特尔中国区联合总经理一职,奔赴市场销售部的简安琦(Jane Price),对这个计划的进展也没有太多的评价。

  来自有关政府部门的资料显示,即便是在广东省这样走在**改革前沿的地区,全省有67个县,51个县在山区,51个山区县共有786个镇,山区人口为4000多万,占全省40.99%,土地面积占全省的65.5%,但2002年的GDP只是全省的16.53%,财政收入仅为全省4.04%。与珠三角地区差异巨大。来自广东移动高层的资料显示,在距离广州不过100公里的清新县,全县的手机覆盖率为20%左右。

  在清新县的飞来峡镇,几年前当地农民开始在全镇内大规模种植沙塘桔。到了2004年,由于商讯信息不通,对市场供求反应不灵敏,很多农民没法找到买家。当地有农民回忆,其中有一户父子,辛辛苦苦了一年,到了农历年末一盘也没有卖出,两个大老爷们从年初一哭到年初七。

  种种的问题归结到一个点上——用怎样的方式,采用怎样的方法去填平城乡的“数字鸿沟”,已经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过往无论上游芯片厂商还是各大PC整机厂商的单打独斗的努力和宣传,至今依然无法看到明显的成果。在山区,农民信息闭塞,无法卖得起电脑,甚至手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当城市的手机用户还在为泛滥的垃圾邮件和垃圾手机短讯苦恼不堪的时候,广东的山区农民,很多仍然不懂得如何上网,去了解山外面的世界和市场。

农村电脑驶向何方

  如果IT厂商的单打独斗,单方面向山区提供一些廉价的电脑不能满足山区农民的真正应用所需,那么是否可以联合起来做些事情呢?

  2003年开始,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投入1.75亿元,在全省51个山区县开展信息化建设,用5年时间实现“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应用入户”的目标。英特尔、中移动以及TCL电脑,是首批应政府的号召,加入这个计划的厂商。跟以往大家拼命卖廉价电脑给山区农民不同。在这个计划中,英特尔、TCL电脑的主要任务,是在今年内在全省建成100个乡镇信息化体验中心,争取三年内建成1000个信息化体验与培训中心,为村民提供信息化体验、电脑培训和咨询服务,并计划培训3000名农村信息服务员,把信息体验带给100万农民。英特尔将在人员培训、体验中心建设上提供支持,TCL则在机器平台上提供支持。5月16日,在广东省“实践先进性、信息服务进农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动启动仪式上,几家巨头和广东省信息产业厅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此外,中移动则尝试免费为广东山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农业科技知识的“农讯通”短信服务,并且开发出类似普通电话机终端,但却可以当手机使用的“农讯通”终端机。“农讯通”是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向全省广大农户及时提供他们所密切关心的农村政策、农情预测、病虫害预警防治、农业科技以及市场信息等服务。

  TCL电脑副总经理车汉澍表示,对农民来说,电脑使用的规格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够由宽大的服务网络来支持他们,让他们能够上网,能够使用电脑不出故障。尽管TCL本地化的实力高于任何一个厂商,但如果真要在广东农村范围铺开来建设农村信息化进程的话,目前依然有些地区还不能实现4小时内赶到维修。所以说,在广东,低价并不是农村电脑**的核心关键所在,能否提供好的本地化服务才是关键。

  英特尔中国联合总经理简安琦也认为,目前若真要在农村把信息化建设真正搞上去,单靠英特尔或者一两家厂商无法做到。唯有依靠政府的力量,集合**各个领域的IT大头,才能真正提供全套适合山区本身发展的服务。为了提供适合中国山区的真正农村电脑,英特尔正在上海的研发中心开发样品,很快就会跟TCL等合作伙伴推出真正的农村电脑。同时,简安琦表示,当前英特尔在山区信息化建设中*主要的工作在于提供培训和技术平台支持。通过体验中心教会农民使用电脑上网、制作产品广告,查询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价格行情、劳务招聘等信息。

  这些从有形到无形,从终端到内容和服务的策略渐变,能够让山区农民真正有了自己的农村电脑服务,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吗?

一个新开始

  清新县的飞来峡镇,在2004年,因为当地农民大量种植的沙塘桔得不到销售渠道和市场供求信息,造成大量挤压的情况,到了2005年,得到了大幅的改善。当地的农民表示,自从县的政府部门开始逐步建立信息体验中心,教导当地农民如何上网,如何发布供求信息以后,到了2005年,湖南一位大买家在网上看到飞来峡镇当地所发出的沙塘桔供销信息,跑到当地,跟当地的农民拍板交易,承诺一年会采购400到500万斤沙塘桔,从此飞来峡镇的农业商机就由此而开。

  “我们现在一条村里,有25台电脑,其中10台是能够上网的,每天村民们都会上网寻找商机,发布供求信息。整个县的体验中心,每天都有10多个小孩在学习如何使用电脑。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帮助我们更多人学会使用电脑上网,并且带头把产品信息传到各个角落。”一个农民代表向我们表示。

  对很多城市居民来说,连上ADSL上网是聊天和网游的必需途径,手机是每日生活工作的必需频,对于山区的农民来说,学会上网是谋求致富的希望,如果手机能够带来一条有用的商讯,已经足够他们把一年的辛苦劳作卖个好价钱。

  目前为止,广东省内已有惠东、惠阳、龙门、云浮、清新、德庆等地,相继成立了二十多个体验中心,这些体验中心由省政府牵头,英特尔、中移动和TCL共同投资,目前还在持续投资阶段。简安琦表示,这些体验中心长远来说,是会做到自负盈亏,实现自己可以盈利的目标。而车汉澍表示,农村信息化建设对PC厂来说,短期效益是没有的。因为农村电脑的价格不可能贵,贵了农民兄弟就买不起,因此厂商短期内并没有多少利益可图。但是,目前PC厂商看重的是长期利益,是看重农村市场打开以后所带来的种种效应。

  在内容方面,中移动广东公司副总经理高志兴表示,今年之内,“农讯通”会坚持免费原则,会精选出有用的市场信息发给农民。移动在山区也将为农民定制实用实惠的手机资费,让农民用得起手机。

  跟以往众多厂商激情澎湃地发布“农村电脑”新品相比,广东现在所做的,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政府的领导下,众多巨头开始集合起来一起定制根据农民实际负担和应用需要而设的服务,那条无形却又看得见的“数字鸿沟”,开始一点一点地被填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