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走低有助液晶电视销售 NB成长打乱显示器市场

分享到:
点击量: 279968 来源: 中华液晶网

液晶显示终端主要两大产品线液晶电视与液晶显示器,在2008年上半台湾市场已有相当程度的销售落差出现,以下分别讨论这两种产品的市场。

液晶电视销售量低于预估 但仍有25%成长

就台湾液晶电视市场来看,虽然上半年为液晶电视的销售淡季,且整体经济的大环境欠佳,加上近来又面临南部台风水灾、油电价格调涨等问题,让市场对电视的需求力转弱,但2008年上半液晶电视的实际销售情况优于液晶显示器,且相较于2007年上半,2008年市场对液晶电视的需求总量也仍较2007年成长。

虽然与年初时的预估值比较,2008年上半台湾液晶电视总销售量仅达46万台,略低于年初预期会有近50万台的总量,但与2007年同期比较,2008年上半全台液晶电视销售量仍有25%的成长,且时序进入8月后,目前整体液晶电视销售仍未见太好的起色与销售动能,但随着第4季传统电视销售旺季到来,预估下半年台湾液晶电视销售总量会落在54万~57万台之间,2008年全年台湾液晶电视的总需求量仍有机会达100万~105万台左右的规模,与2007年台湾85万台的液晶电视销售总量比较,约有25~30%的成长性出现。

而以产品细项区分,推升2008年液晶电视销售持续翻扬主因,与大尺寸液晶电视售价平民化等有一定关联性,其中又以40~42吋液晶电视的销售提升*为显著。

2007年液晶电视价格跌幅相对稳定,且整年约仅有10%左右的价格下探幅度,部分42吋以上机型则有约15%的价格降幅。

但2008年电视的调降速度已经扩大,虽然32吋液晶电视上半年仅有5~8%的价格调幅,但37吋与40吋等级的HD分辨率液晶电视价格却快速崩解,上半年淡季期间,平均已有约10%的价格调降空间出现。 

而经由价格诱因刺激,是促使液晶电视销售量能持续成长主因,据研究机构统计,目前台湾37吋以上液晶电视的销售占比,已达约43%左右,其中40、42吋液晶电视加总的销售占比,则已达2成的规模,较2007年约13%的占比明显提升。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随着TFT LCD面板与液晶电视品牌业者推出的Full HD产品增加,加上终端产品售价快速下跌,也让分辨率为Full HD的液晶电视销售量能快速增加,其在37吋以上电视比重,也已扩大到4成左右的规模,而以整体液晶电视市场来看,Full HD机型占比则约达2成的比重。

不过,虽然液晶电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品牌业者间的商战却日趋白热激烈,主因仍与国际品牌大厂大举下压旗下产品线的售价有关;以近期Sony为例,其大幅调降52吋等液晶电视价格达新台币10万元左右,与国产品牌业者产品相差无几,无疑已给国产品牌业者更大的竞争压力。

然而,对应液晶电视的成长性与需求,国产品牌业者在价格上势必会与国际品牌大厂周旋到底。

而52吋液晶电视的商战,虽然进一步将压缩到品牌业者的获利空间,但换个角度来看,随着大尺寸液晶电视的价格持续滑落,也有助于整体液晶电视市场规模的再扩大。

液晶显示器遭逢巨变 今年将首度负成长

然而,液晶显示器发展就没那么乐观。受笔记型计算机(NB)低价化等因素影响,让2008年上半液晶显示器销售不如预期,且较2008年同期已有约2成的衰退幅度出现。

若以总量推估,2007年台湾液晶显示器总销售台数约达170万台,2008年预估总量约略落在140万台上下,较2007年会出现2~3成的衰退,如此已宣告液晶显示器负成长或成长趋缓的时代正式来临。

除台湾液晶显示器市场恐成现负成长的局面外,海外其它液晶显示器饱和的地区,2008年也恐面临销售出现负成长的情况,不过幅度应没有台湾来得严重。

对应市场需求成长性不再,业者可朝提升产品附加价值、更平民化产品推出等方向努力,不过,相较于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欲藉由附加价值提升而冲高销量,仍有其先天的限制性存在。

举例来说,日前已可看到显示器业者推出整合电视播放与显示器功能的多功复合产品,希望经由显示器的功能扩张与延伸,提升整体显示器的买气。

但观察实际终端消费行为不难发现,欲购买电视的消费者并不会选购电视/显示器产品当成电视,泰半仍以Pure TV为主要选购标的,显示“数字整合”一事欲被消费者接受恐仍需2~3年的时间,如此短期内液晶显示器销售量能欲快速翻扬,恐需相当的努力。

以CHIMEI来说,上半年台湾整体显示器销量约有56万台的总量,而CHIMEI上半年在台则销售近10万台,全年约有23万~24万台的销量,但与去年30万台的销售总量比较,已处在衰退的情况。

而对应整体市场需求趋缓,除得同步加强家用、商用显示器市场的经营外,市占率与“心占率”的提升则同步重要。

未来无论在液晶显示器与液晶电视的销售,透过品牌力的强化,同时着重获利,并增加利基市场的经营力道,如此应能在不景气的年代,再杀出一条血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