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英寸芯片项目叫停 首钢回归主业

分享到:
点击量: 341164 来源: 经济观察报
首钢8英寸芯片项目下马了!从首钢高新技术公司得到这一消息后,记者随即致电首钢日电的中方负责人、副总杨树琪,杨对记者表示:“首钢8英寸项目确实存在问题,但那是华夏半导体方面的问题,与首钢日电无关。”

 
  首钢日电总工程师李宗然今年一月所说的话声犹在耳:“虽然现在半导体行业很困难,但是首钢日电并没有放弃8英寸的想法。”消失的8英寸芯片

  尽管目前首钢成立的8英寸芯片筹备组尚未解散,首钢高新技术公司的人士也一再向记者声明,目前尚未就停产8英寸芯片下达正式通知,但随后记者还是从北京市经委科技处梁胜处长处得到了证实,目前首钢所有的8英寸项目都已告停。

  这一次不只是华夏半导体,连同鲜为人知的首钢日电8英寸项目,首钢集团所有的8英寸芯片计划全部搁浅。显然在2003年北京难得清爽的夏天里,首钢这个曾经豪情万丈打造北京芯片基地的老国企,只能看着芯片产业的梦想悄然逝去了。

  *先感到这一不同寻常变化的是首钢日电的客户。

  希格玛——首钢日电在中国除日电母公司外*大的芯片客户——已经试用过首钢日电芯片,而且相当看好首钢日电的产品。希格玛的财务总监向记者说,首钢日电8英寸那条线曾经答应为希格玛代工,从生产出来的样品看,它的质量比苏州的一些芯片厂还要好,而当时日电方面还承诺在技术上会有升级的可能。

  因此,当得知中信银行正在拓展贷款业务时,希格玛甚至向首钢日电介绍中信银行,提出可以帮助首钢日电贷款,但却被首钢日电以没有资金而婉拒。没想到仅仅几个月,首钢日电的8英寸芯片停产,希格玛方面透露,现在那边的情况是“没有钱、没有技术、没有人”。

  由于原先更多被曝光的华夏公司根本没有上马,首钢日电停工后,作为首钢在芯片方面策划多年的核心项目,8英寸芯片业务彻底蒸发。*初构想

  首钢日电的8英寸项目是2002年6月计划兴建的,同时进行的还有6英寸芯片由0.35微米向0.25微米的扩建。根据当时的规划,原先首钢日电拥有的6英寸0.35微米生产线将进行升级,具体计划是将生产线从1.2微米逐步升级到0.35微米直至*后的0.25微米。而为了首钢一直梦想的8英寸芯片计划,首钢日电去年6月开始筹建一条8英寸生产线,并进行了试生产。

  在首钢当年发展以芯片为龙头的高科技产业的背景中,曾经催生过支撑首钢芯片两个生产厂。其一为日本NEC合资的首钢日电;而另一个,就是曾经引起轰动效应的华夏半导体股份公司。由于计划生产世界上**的8英寸、0.25微米芯片,并采用世界*先进的模拟电路和电力电子半导体技术,华夏半导体项目在2000年曝光之初就曾引起广泛关注。

  但由于资金筹集计划没有如期实现,原定于2000年底开工的首钢华夏生产线一拖再拖,*终定在2002年上半年。然而时至今日,在八大处科技园区内的大片空地已开始滋生荒草。同时,作为拥有51%股权的大股东NEC,更多地将首钢日电当作一个生产基地,并不打算增资。这是首钢日电8英寸项目搁置的直接原因之一。那一场风花雪月

  首钢对华夏半导体制造公司曾寄予厚望。按计划,华夏半导体2002年投产,到2004年达到月产能4.5万片。同时首钢还计划分别在2004年和2006年再建设两座芯片生产厂。到了2010年,华夏半导体将形成拥有8英寸和12英寸生产线6-8条,每月生产24万-30万片芯片的能力。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在2000年全球芯片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美元的高峰后,2001年这一数字缩水为1400亿美元,创70年代以来*低点。而2001年也被业界看作芯片工业有史以来业绩*差的一年,而涉水其中的企业无一幸免。

  正是这种情况严重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根据当时的项目计划,华夏半导体将投资13.35亿美元,采用投资主体多元化生产方式筹集。而当时计划中的股东包括首钢总公司、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钢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及多家颇具实力的美国半导体公司。在大市不佳的情况下,一度积极的美国投资者动摇了,首钢华夏项目陷入僵局。

  除去根本没有对首钢芯片形成产业支持的华夏半导体,实际上担当首钢芯片产业格局中坚力量的首钢日电,发展之路也很艰辛。由于NEC近年来经营状况一直欠佳,基本上没有对首钢日电提供支持。从1992年成立到现在,首钢日电实际上只有在1996年实现了盈利,年平均产值不到10亿元。

  目前硕果仅存的首钢芯片业务只有首钢日电的6英寸项目,其月生产能力仅有15000片。而一般要达到规模效益至少要达到2-3万片。同时由于NEC一直牢牢地掌握着51%的控股权,因此在人事管理上首钢日电也被NEC所控制。

  在首钢日电的话语权旁落,在华夏半导体项目上的引资不利,使得首钢芯片发展的全盘计划陷入了僵局,直接导致了首钢半导体在发展8英寸芯片项目上的失败。而就在首钢芯片项目一路磕磕绊绊时,曾大力推进首钢芯片建设的北京市政府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无人喝彩

  为了打造北京市的芯片产业,北京市政府对于首钢的芯片项目一向推行的是积极的优惠政策。即使是在首钢华夏项目搁浅。8英寸芯片停产的不利局面下,据北京市经委相关人士介绍,出于对首钢的扶持,市政府还是将部分芯片订单交给首钢日电去做。但这些已远远不能满足首钢日电的需要。

  记者还听到这样一个传言:北京市政府曾有意撮合中芯国际与首钢共同发展8英寸项目,但由于中芯国际羽翼已丰,合作*终不了了之。但当记者致电中芯国际求证此事时,中芯国际的人士表示从来没有和首钢进行过任何这方面的接触。传言的真假不得而知,但可见相比拥有12.5亿美元投资的中芯国际,首钢在北京市芯片产业中的地位是太轻了。

  此时,首钢内部也开始重新考虑其芯片产业的价值。首钢大力发展以芯片为龙头的高科技产业,是在其上任董事长罗冰生在任期间提出的。在北京市政府的鼎立支持下,首钢喊出了“首钢未来不姓钢”的口号。有首钢内部人士表示,当年发展芯片并非完全出于企业发展考虑,而更多的是政府意志。

  伴随着2002年至今钢铁价格的一路上涨,2002年年底首钢总公司宣布换届,朱继民任首钢董事长。随后首钢开始传出将回归钢铁本业的战略。而目前有消息称,首钢要动用200亿人民币进行钢铁建设。

  在对首钢转型的选择上,新的领导班子并没有延续高科技芯片的道路,而是选择了汽车。2003年1月,首钢宣布将斥资5亿元投入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成为拥有15%股权的**大股东。在这种思路下,首钢方面更不会将资金和精力投入芯片产业。

  如果没有首钢的战略倾斜或新投资者介入,曾经热闹一时的首钢芯片项目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