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中国手机企业发展的探讨

分享到:
点击量: 281580 来源: 电子工程专辑

  “2007年一些国产手机品牌企业出现严重亏损”、“对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位居消费者投诉的首位”、“黑手机屡禁不止不断冲击手机市场”……近日在深圳举行的第71届中国电子展(CEF)中国手机行业研究发布会上,与会的数位专家发出了同样的声音。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国手机厂商如何突出重围,寻觅出一条康庄大道?此次研讨会上,一些本土知名的手机企业,和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不断**,寻找新兴应用突破口

  “手机是快速消费品,只有不断的**才能保证对市场的占有”,金立通信董事长刘立荣指出。金立去年所推出的一款待机王,就是因为待机时间能够长达十天,迅速占领市场。刘立荣说:“虽然我们的成本在600多块,可这款手机的售价一直在1600元以上居高不下!自推出后这款手机的销售没有一个月低于10万台。”来自中兴通信的谭泓也表示:“摩托罗拉凭借超薄手机V3称霸全球市场,随后三星通过不断的努力推出了*薄的折叠、滑盖手机,后来者居上,这些都与**分不开。”

  当年的摩托罗拉推出的**款手机只是将其定义为通讯工具,后来诺基亚等一些厂商的介入,使得手机演变成为了消费品,从而将整个手机产业推向了另一个新的应用高潮。随着手机不断的向移动互联终端转变,本土手机厂商如何抓住这其中带来的机遇呢?谭泓指出,对于趋势的分析和判断尤为重要,市场的发展来源于用户的规模的驱动。刘立荣表示,金立将推出一些基于新技术的应用,例如基于EDGE的手机电视,新兴的应用将给手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

  此次展会上,数码行业的知名公司纽曼带来了一款“双面”手机,打破了“双面”手机一直被国外品牌所把持的几率。这款名为M828的“双面”手机,一面为手机拨号界面,一面为音乐播放器界面。此外,还有一些公司带来了“儿童手机”、“车载电话”,以独特的产品定位锁定行业细分市场。

  坚持品质,树立品牌

  2007年,全球手机产量达11.44亿部,而国内手机产量就达到了5.49亿部。可在这么庞大的数字里,诺基亚、三星、索爱等跨国公司所出产的手机占了绝大多数,国内品牌的大企业却处于困难时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用户对于国产手机的品牌不认可。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教授董云庭指出:“国产手机和境外手机的质量差不多,品牌效应却不大。”刘立荣表示,“建立手机品牌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就可以做出来的。作为国产手机厂商,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品质做上去,只有坚持产品品质,让更多国产手机进入消费者的手中,才能让用户真正的体会到国产品牌的性价比。”在01、02年手机市场爆发式发展时,由于国内手机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导致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但是随着国内手机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刘立荣认为,国产品牌的树立还是有希望的。

  保证产品质量的之外,做好手机的售后服务也是树立手机品牌的关键。谭泓说:“中兴通信的售后服务目前在**的地级城市的覆盖率达100%,县级城市的覆盖率超过95%。第三方数据表明,中兴通信手机品牌的影响力近几年在逐步提升。”

  盈利模式的探寻

  前不久摩托罗拉因为手机部门持续亏损被迫将其拆分,也许常人对于这位手机巨头竟然会亏损感到不解,但这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一个问题:不论产品品牌有多强、性能有多好,能赚钱才是硬道理。在刘立荣看来,合理经营模式的设立是能否盈利的根本。他表示:“去年金立的盈利达几亿人民币,而另一家和金立的销售量、毛利率差不多的企业却有很大的亏损。主要原因是在成本的控制上。”金立的研发人员控制在100多人,而那家亏损的企业研发队伍是2000人左右,每年光研发人员的成本就达3亿多元。

  销售模式也是影响盈利的重要方面,董云庭呼吁:“手机厂商要减少省代、地代、每代一层就代掉了一部分利润。虽然统计数据表明去年的手机利润率在10%,但在我看来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数字!”目前很多厂商已经开始采取新的方式,例如:直销、和运营商捆绑销售等等。Gfk客户总监周群表示:“2007年GSM捆绑市场相比2006年增长了67%,预计这种销售模式在2008年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此外,库存管理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库存的费用高达原材料成本的10%左右。有些厂商发现市场上某些功能的手机销售火爆,于是生产了大批的产品,结果当该功能的手机不时兴时,积攒了大批的库存,而为了销售出库存产品,又不能很快将研发出的新产品上市,恶性循环。刘立荣建议,厂商应采取多批次、小批量的生产方式。

  中国本土手机企业在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本次发布会上大家都提到了一个名字——“诺基亚”,而在二十多年前诺基亚还只是一家生产胶鞋、轮胎的公司,正是由于它对市场发展的准确把握和定位才做到了今天的位置。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手机企业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打开一片广阔的天空。(完)